「基本工資調高至三萬」帶來的違和感

友善列印版本

總統辯論會中,國民黨主席兼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喊出,要在四年內將基本薪資由現行的20,008元,提高到30,000元,扭轉低薪國恥,讓加薪帶動經濟成長。跟辯論會中多次點名蔡英文相比,這可以算是一個比較具體的目標(有數字、有年限),也呼應了去年1129前很活躍,但近日較專注於本業的郭董「總統候選人要定經濟硬標準」之說;但究竟,這個數字在實質上有多大意義?

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認為,在設定基本薪資(minimum wages,或稱最低薪資)時,要根據一個國家的整體薪資水準、生活成本、社會福利、相對其他社會群體的生活水準,來考慮勞工以及其家庭的需求。此外還要考慮經濟因素,包括對經濟發展的要求、生產力水準,以及實現、保持高就業水準的希望。

根據這樣的定義來看,朱主席將提高基本工資視為他翻轉台灣經濟的「戰略三策」之一,可以說是一大創舉,超越一般經濟學家、勞動組織的思維。

此外,任何市場中,價格上漲、需求就會下跌,除了一些很少見的例子外,幾乎是鐵律;而勞動市場也不例外。

即使是經濟學界,對於是否要設定基本薪資的看法,也莫衷一是。反對基本工資的經濟學家多認為,設定薪資下限會讓就業率降低。在企業以現行工資(Prevailing wages)聘雇員工的情況下,如果設定的基本工資高於現行工資,會讓聘雇這個員工變得不划算,最後會導致解雇。

但在九零年代初期,有經濟學家提出實證研究,發現「提高基本工資並不會造成預期的就業下降」後,也有越來越多經濟學家認為,適度、溫和的基本薪資(以及適度、溫和的調幅),並不會減少勞動需求(筆者在倫敦政經學院的一位老師David Metcalf,是工黨時代英國Low Pay Commission的創始委員之一,便持這樣的看法)。

而根據《經濟學人》這篇文章的說法,一些歐美的研究發現,將基本工資定在全職工作薪資中位數(注意:非平均數)的50%以下,並將年輕人的薪資設在較低水準(註一),對就業的影響並不大。但快速、大幅的提高基本工資,極有可能讓基本工資原本意圖保護的對象,也就是那些擁有低技能的勞工,失去工作並永遠無法返回職場。

根據筆者找到的這份主計處2010年所發表的資料,2009年台灣的薪資中位數,約在台幣32,000元左右,曾在2007年超過台幣34,000元。這幾年台灣薪資變動的幅度並不大,也應落在這個區間。按照現行的基本工資,大約是中位數薪資的58.8%到62.5%。這個數字在先進國家中算高,法國約61%、美國約38%、英國約47%。若真的按照朱主席的目標,在所得沒有大幅成長的情況下,基本工資將是薪資中位數的88%到93%。

這麼浮誇的數字,出於經濟人才濟濟的國民黨主席之口,想必有甚麼誤會。也許,朱主席的另一個經濟硬目標,是四年內讓薪資中位數超過六萬台幣,只是他忘了說。

 

註一:跟台灣均一的基本薪資不同;有些國家在設定基本薪資時,會將不同的因素納入考量,同個國家內會有不同的基本薪資。比如說英國跟紐西蘭以年齡區分;日本以產業區分;中國、日本、馬來西亞則將地域納入考慮。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