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想想】 尋找田園生活的可能性,從「青年農村見習」開始

友善列印版本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坐著汽車、火車,甚至是高鐵,呼呼地離開城市進入一片鄉野。走進田間,那微微潮濕帶點辛甜的青草氣,鑽進鼻孔直衝腦門;霎時間,你的心情霍然開朗。

許多人這時候會想起了自己的故鄉,鄉下的田。那可能還在,由老一輩守著,更可能是爸爸爺爺阿祖在好多年前就離開的一片土地,只在相片裡見過。總是在這種時刻,濃濃的鄉愁就這樣地,從心裡溢了出來。

從我寫農業、茶葉相關文章以來,接到許多讀者的來信。其中有許多關心台灣農業,嚮往鄉村生活,對務農有興趣的年輕人。他們的家族早就離開田地移居都市,他們本身對農業也很陌生。這些年輕人對田野土地有著美好的感受,感覺鄉情親切,對田野生活充滿嚮往;他們想要為台灣農業作些事情,也想要改變自己現在的生活,卻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

他們的來信總是先暢談理想,最後也總是問:「自己要如何維持生計呢?」

他們有各式各樣的背景,有做貿易行銷的,有念建築的,做媒體的,他們的專長和傳統的「種田」不太一樣,但是一樣的是,這些年輕人也想要找一種可以在田間安身立命的方法。

目前政府有許多幫助「青年農民」的措施:需要地的人,可透過農地銀行媒合;需要融資的人,有低利貸款;農業技術部分,則有農民大學及許多培訓班。

只不過,這些措施都是給「青農」,也就是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種地」,對於農村生活非常熟悉的年輕人。他們知道自己是要種蔬菜還是養魚,知道自己想要的地面是紅土還是山谷;基本上,有能力去參與計畫的都是農二代,或者是已經在務農的青年農民。

可是,農業不是只需要「新農」,一個有未來的產業需要的是「新血」!農產品需要理貨送貨、行銷、會計、開發客戶、建立品牌,農業休閒需要商業、文創能力,更不用說在物聯網的新經濟時代裡,若干農產品未來將進入新的經濟模式裡,這一切都需要不同專業背景的新血來共同創造。

讓這些擁有不同專長的年輕人可以群聚在土地上,學習農業知識,發揮自己的長處,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當他們在尋找自己在鄉村生存的可能性時,其實也就是在把自己的長處留在鄉村裡。

這樣的「青年農村見習營」,我看到比較接近的例子,是暨南大學學生們在埔里組成的「穀笠合作社」。

2013年9月,南投縣政府意圖收回埔里農地,租給味丹「多喝水」擴廠,當地耕種四、五十年的農民被迫離開土地。這件「內埔抗爭事件」引起暨大學生的好奇,同學們組隊到農村訪談,支援「農地農用」抗爭。參與農運讓學生們發現「農業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卻不瞭解它。」

於是,六個來自都市的大孩子,一起合租了一分地,拜老農為師,開始了「耕讀生活」。就在同時,暨南大學的教授,以暨南大學與學校所在地埔里鎮為對象,進行了一個社區互動的研究,他們以人口嚴重流失的籃城社區為對象,設計了一個計畫「籃城好生活」:如果有年輕人住進老化的農村,年輕人的活力會為農村帶來什麼?年輕人住進一個有文化底蘊的農村中,可以學習到什麼?

2013年4月,他們在籃城租了一戶透天厝,三個「內埔農業後援會」的同學,正式住進村裡。2014年,他們成立了「穀笠合作社」,這些大孩子們透過學校、朋友、網路開始推行認購稻米的「穀東制」,嘗試和農民契作「不灑農藥的無毒米」。

走進「穀笠合作社」,首先會被一樓堆得滿滿的米嚇到,「這些是我們正在賣的米。」合作社「社員」張森葳解釋,二樓是住家,一樓是工作室、廚房。桌上有資料、文宣、茶杯,四周貼滿了農運標語;桌下有咧著嘴熱情磨蹭客人的社狗「小狐狸」。歡迎著想認識農村、體驗農村、回到農村的年輕人來交流。

交流些什麼呢?我問。

「我們在埔里的務農經驗啊!」森葳說,從體驗農村生活,到想要在農村討生活。穀笠合作社的最重要功能之一,就是「陪伴沒有任何農村社會資本的年輕人,度過進入農村的徬徨無助期」。

任何年輕人都可以背著自己的背包走進來,坐下來,和其他有志農村生活的年輕人開始談話。他們從參與農運開始,自己種米,現在開始嘗試賣米;他們有老農老師、學校老師,現在開始嘗試和農村其他網絡(比方說農會)接觸。這裡是年輕人接觸農村、尋找伙伴的地方。

你想要在鄉間生活嗎?想要為農民做一些事情,卻不知從何處開始嗎?那麼我會建議你到這樣的地方,從認識「有志一同」的年輕朋友開始。在討論和嘗試中,摸索自己的方向,接著更進一步學習專業。

政府專家可以開技術班教你技術,不過,產業的未來,是要靠年輕人在工作現場,用實作和想像力編織出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