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醫師不能只用都市那套

友善列印版本

近期醫學教育最大的新聞即是衛生福利部和各大醫學系合作復招5年500名公費醫學生,投入內、外、婦產、小兒、急診等五大專科人力。期待能在訓練完畢後,將公費醫師投入人力較為缺乏的科別以及地區填補。

筆者在今年和財團法人聯合醫學基金會史懷哲2.0計畫合作前往「台灣醫療的最後一哩路」台東縣達仁鄉進行為期六周的服務與觀察。該計畫補助13組醫學相關學生前往台灣各地區進行觀察與實踐,將於11/8下午台北醫學大學誠樸聽。筆者利用暑期六周的時間,觀察地方醫療施作情形與當地居民的健康狀況。

筆者今年服務觀察期間,遇見了不少公費畢業的醫師,其中不乏有願意長期投入者。只不過,較近期的醫師則多考量在履約服務期滿後,投入其他醫院工作。顯見公費醫師制度在現代脈絡下無法提供有效的作用。近期評論多將此一現象歸咎於環境與待遇差異過大,缺少足夠誘因使醫師普遍不願久留。但筆者有不同的觀察與體悟。

我國專科醫學制度的傾斜

我國雖然地方不大,卻有相當數量的醫學中心。畢業生也志在投入醫學中心的訓練。而目前醫學中心的專科訓練方向,逐漸往專之又專、精之又精的方向發展。以醫學中心角度來看,人員充足又要滿足升等需求,自然有如此走向。但依據公費醫師的制度來看,公費醫師接受過如此精實的專科等訓練後,在醫療較為缺乏的地區實則不需要如此精細的醫療,變成了在少林寺學了一身好功夫卻無從發揮的窘境。

再者,從事地方服務,所遇到的疾病變化萬千。心臟內科醫師看診過程可能遇到產婦生產,全村卻只有一個醫師;小兒科醫師也不見得能處理老人最常見的關節疼痛問題。不僅牛刀無牛可殺,更可能不適合殺雞。故補足醫療不足地區,最重要的並非投入專科醫師,而是應發配更多的一般醫學專長人員。

偏遠地區不是都市的延長

不論醫療或其他社福、建設等政策,通常是由都市中坐辦公室的長官們下的決策,鮮少能真正貼切地方的需求。自然就會出現投入大量專科醫師補足地方不足的想法。但專科醫師顯然無法替地方製造更多的福祉,如同前段所述。相反的,都市所無法操作的計畫,在鄉下不見得不可行。

公衛醫療人員口中常喊的「家庭醫師制」和「分級轉診制」在都市由於醫學中心林立和健保的補貼,導致都市醫學中心和診所間在空間和金錢上沒有太大的差異,加上我國的專科醫師制,使得都市民眾自然選擇擠向醫學中心。

但是在醫療不足的地區,醫學中心和地方醫療空間上的差異是存在的。推動以上兩制,反而有較高的成功可能性也較符合地方的需求。搭配前述充足的一般醫師員額以及適當的接駁體系,將有特殊進階需求的病人經家庭醫師診治後,後送往醫學中心治療。一般科醫師也更可以貼近地方特殊的需求,給予適當的處置以及各項公共衛生、健康營造手段。

綜合以上所述,我國醫療不均是不爭的事實。在推動補足政策時,要考慮到地方的特殊性。而不只是單純標示出一群受都市那一套訓練的人員強迫下鄉服務。既然要重啟公費醫學教育之門,就應該針對地方的特殊性設計不同的訓練模式,才能促進醫療的平等性。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