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歎後談十二強棒球賽的得與失

友善列印版本

棒球場上有句名言:「最爽的是贏一場比賽;次爽的則是輸一場比賽。」既暗示過程遠比結果重要,同時也提醒我們,輸或贏都有其啟示與意義。

世界十二強棒球賽,台灣代表隊很可惜無能晉級。但衡諸整個比賽過程,球員們充分展現以往所欠缺的堅強靭性,幾乎每場比賽都讓對手掙扎不已,這證明我們的選手在「心智」層面已有顯著的提昇;至於在「技術」層面,除了打擊火力技驚四座外(美中不足之處是高國輝與林益全的長打威力沒有發揮),幾位主戰投手,諸如郭俊麟、宋家豪、陳禹勳及陳鴻文等,表現可謂十分搶眼。

然而為何最後結果仍不如人意?說穿了仍不外是「技術」與「心理」層面的問題。雖說任何賽後的檢討都不免事後諸葛之譏;但棒球畢竟是有條理的運動(美國棒球名人Bill Veeck的名言),輸贏總有原因,找出一場比賽的勝負關鍵,並非為了追究責任歸屬,而是為了避免日後再犯同樣的錯誤。

五場比賽看下來,台灣代表隊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守備。現任白襪隊電視轉播員的前美國棒球明星Ken Harrelson曾說:「棒球是唯一在進攻時,球權由對方手掌握的運動。」(Baseball is the only sport I know that when you're on offense, the other team controls the ball)換言之,持球的一方名為防守,卻擁有主導權,也無怪乎棒球專家一再強調:「防守即是最好的進攻。」紮實的防守能間接提高球隊進攻的士氣;相反的,守備失誤則經常是壓垮軍心的元兇。這次台灣隊在守備上雖偶有佳作,但整體而言並不突出,幾次內野手處理失當(包括漏接、轉傳不夠迅速及防守過於被動等)不僅令球隊陷於險境、甚至間接導致最後輸掉比賽。以中、波一役為例,波隊的守備明顯優於我們,判斷明快、移位迅速且傳球確實,幾次美技更阻斷了我隊進攻氣勢,所以當打擊相當時,守備就決定了最終的勝敗。

其次,我們的速度明顯不足。速度絕對是棒球場上最具守備威脅性的武器。快速與積極的跑壘會造成守備方極大的壓力,進而造成失誤。很不幸的,依我陋見,台灣隊恐怕是此次賽事中跑壘速度與積極度壂底的球隊,以致不僅無法威脅對手守備,更無助於己隊的向前挺進。也或許正因如此,所以教練團才不敢在關鍵時刻祭出打跑或強迫取分戰術吧?而與此戰術息息相關的,則是觸擊。遺憾的是,我們的觸擊也是後段班水準。

即便是在大聯盟,「小球戰術」也都是登堂入室的絕招,就算是擁有「布朗克斯轟炸機」(Bronx Bombers)美譽的洋基隊重砲部隊,也經常栽在慣用小球打法的天使隊手上。可以說,觸擊幾乎已是棒球選手都必須精學的門道,特別是「突襲短打」(push bunt)。但不論是在中職比賽,或這次世界十二強場上,台灣選手的觸擊總是令人捏把冷汗,等於少掉一項進攻武器。

至於投手,台灣隊的牛棚深度總是處在捉襟見肘的窘況,能獨當一面的強投寥寥可數。如果打進八強、四強,戰況更形激烈,投手該如何調度,不免令人憂心忡忡。雖然這多少是因許多好手(如王建民、陳偉殷)婉拒加入所致,但卻也暴顯出國內投手養成青黃不接的問題,相較於鄰國日韓新生代強投輩出的優勢,台灣基層棒球教練們該認真思考如何迎頭趕上了。

談到情蒐,也一直是我們的弱點。今年美職世界大賽第五戰,皇家隊Eric Hosmer在九局上趁對手傳球時突擊性衝回本壘,將戰局逼至延長賽、進而贏得冠軍,可謂紮紮實實為「情蒐」的重要性下了最佳註腳。因為球探報告顯示,大都會隊一壘手Lucas Duda在情急時傳球易生失誤,Hosmer顯然牢記在心,也適時運用了這則寶貴的情報。反觀台灣隊,第一場與荷蘭交手時就暴露了情蒐的不足。荷蘭打者明顯慣於推打攻擊,我們派出的左投陳冠宇的球路正合其味口,加上捕手配球調整太慢,以致前二局就讓台灣隊落居下風。賽後筆者一位臉書朋友po文說,早已有人指出當天荷蘭的先發第七棒只擅打直球,但為何我們的投手卻仍不斷投直球對付他。

最後,筆者建議未來的台灣隊教練團,既然臨場調度的對錯總是事後才會知道,那麼不妨偶爾換個手氣試看看,特別是當球賽陷於僵局、而輪到上場的球員狀況明顯不甚理想的時候。例如張志豪在前二戰代打時都有很不錯的表現,但中波之役幾個關鍵時刻,卻未見教練團派他上去試試,未免有點可惜了。

當然,球員與教練們都盡力了,雖然我們的棒球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相信球迷還是由衷感謝這群選手們努力的付出,而這也是鼓舞台灣棒球繼續強化的動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