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在的「公主羞辱」

友善列印版本

超商的工具人廣告,引起了廣大男人的憤怒。而不少女性主義朋友發現此一憤怒,關乎「公主羞辱」。所謂的公主羞辱是一個概念,用來描述使一個人,尤其是女性或陰性,必須為那些柔弱、仰賴他人的行為,感到羞恥的「污名」 (stigma) 。

汙名來自拉丁文,意思是「痕跡」,希臘文的意思是「紋身」。它的古意是「烙印」。公主羞辱這種污名,是來自於男人的恐懼,男子氣概的建構-男人高女人一等,與性別分工的刻板想像-女人服侍男人,以及普遍存在的厭女情結 ,因此在許多女人身上刻下烙印,標示出女人的「無能」與「邪惡」,以此作為仇恨與壓迫女人的理由。 相反地,從古至今,男人控制女人的事蹟,諸如:婚姻家庭、性/愛關係、職場校園、國家社會各方面,早就層出不窮,難道男人就沒有「王子病」嗎?

可惡的是,當男人認為「女人控制了男人」時,便會將大量的憤怒與敵意投射到女人身上,諸如公主、蕩婦、女巫或母親等,這些男人認為在各方面具有控制力的女人。但要注意的是,雖然看似是「針對特定女人」,實際上卻是「針對所有女人」!試著想想,「公主」到底是什麼?標準在哪?範圍又在哪?媽媽要小孩幫忙買晚餐時算不算?妻子叫丈夫幫忙倒垃圾算不算?中世紀歐洲的獵女巫與燒女巫,就是因為男人指控女人用法術控制了男人(此一同時男人不斷在各方面,正大光明、名正言順地不斷控制女人),這樣男人對女人莫須有的指控,3世紀內就高達10萬人受害!女人作為一個群體,一個女人可以被如何對待,就象徵著所有女人都有可能被那樣對待!

而且所謂的公主,不正是男人製造出來的嗎?男人為了鞏固自己的優越感與既得利益,先是建構了對女人不友善的環境,導致女人各方面的資源匱乏、安全受威脅,然後再指控女人道德淪喪、婦人之仁、嬌柔無能、仰賴男人而活。但如果女人不是如此,又會被男人指控古板無趣、最毒婦人心、凶狠剽悍、過於強勢帶有壓迫感。這樣的兩面手法與欲加之罪,不覺得男人相當卑劣殘暴嗎?

這篇文章不是在說所有男人都如此,當然也存在相當具有性別意識的男人,他們盡可能地在自己覺察或別人反應時,會去反思自己的行為,希冀自己的行為不要壓迫任何性別、性傾向與性別認同。 如今這樣的男人也愈來愈多,我也樂觀其成,並真心認同與支持他們。因此,女人、性/別少數,有時候也可以試圖去理解,男人為什麼「害怕成為工具人」。

充斥在社會的異性戀家父長制,與各種性別刻板印象,不單單只壓迫女人,同時也壓迫男人,壓迫了所有性別!雖然總體男人所受的壓迫遠低於其他性別,也沒有改變男人是既得利益者的事實,不過受害性與既得利益並不衝突!不少男人雖然在鞏固自己的既得利益,但背後的動機真的只是因為那些「父權紅利」嗎?男孩們從小就不斷接受一種訊息:要有擔當、要會賺錢養家、要有車有房、要成功有成就、要會保護妻小,這些社會壓力,也壓得不少男人喘不過氣來!而且因為社會認為男人不需要被保護,是不帶有情感的生命,而忽視了男人的脆弱、壓力、需要被呵護的一面,所以男人常會覺得,只要放棄現有的優勢,就很可能落入無處發洩、求助無門、孤立無援的處境。這些也是需要處理的問題。

破除「公主羞辱」,甚或背後的厭女情結,是一項相當浩大的工程,需要所有性別的支持與努力。然而其成果,不只是解放女人,而是解放所有性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