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想想】 人體金字塔、50局投709球──「忍耐」是感動還是殘酷?

友善列印版本

大阪一所高中上個月底進行體育大會時,學生在十層疊羅漢表演時失去平衡崩塌,造成一人骨折,五人輕傷的意外。從歡呼到悲鳴,只是一瞬間,也讓日本開始檢討這類活動的安全疑慮。

日本稱疊羅漢為「人間ピラミッド」,直譯為「人體金字塔」,是「組体操」(團體體操)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形式,這項活動常會在學校的運動會中出現,因為它被認為「不太需要技術」、可以靠毅力、體力、忍耐力完成的團體體操,且在練習的過程中,能讓參與的學生學會團結、信賴,完成時產生的「一體感」,又會讓參與者與觀看者被感動,可以說是不重技巧旨在鍛鍊內心的活動。但鍛鍊也好、連帶感也罷,如果需要賭上安全,以上論述,就只是輕率的漂亮話而已。

日本的疊羅漢意外,不只發生過這一次,類似的倒塌事件,在一年前的9月18日,也造成4名學生骨折,根據NHK報導,2013年度日本高中小學有8500件因練習團體體操而有人受傷的案例,甚至再把時間倒推回1990年,福岡一所縣立高中,在練習8層疊羅漢時,一位高三男生跌落在地傷到頸椎半身不遂,同年,神奈川縣一所中學,也因為人形塔(四層高度的人體金字塔)表演不慎,一名國三男孩還來不及體驗人生就過世了。儘管憾事不斷,這項活動卻仍未被禁止,日本有名的主持人小倉智昭也評論,如果是因為可能會有危險性就禁止,那太多運動都不能進行了。

在一場日本的體育安全講習會中,與會者提及,團體體操的成功祕訣在於要把「很痛」、「很累」、「做不到」這些字眼列為禁語,如此才能培養出學生的毅力,讓他們發揮潛能。名古屋大學教育發達科學研究科准教授內田良,長期搜集運動事故傷害、體罰等事例,他撰文反問,這些痛苦與恐怖,真的是孩子們必然要體驗的感受嗎?壓抑、無視孩子們的呼喊,反而會讓他們在危機時刻無法發出求救訊號,大人應該要學習的,是聆聽孩子們的聲音,但基本上團體體操跟社團活動不同,在學校的運動會中,完全是強制項目,就算再害怕、再辛苦,學生沒有說不的權利。

但就算社團活動,忍耐的重擔,依舊如影隨形。日本高中男生傳統的王道選擇──棒球,像是一座夢想舞台,卻也常被人諷為「殘酷秀」,不只是強者與弱隊對決時的高比分差賽事彷彿公開處刑,投手丘上的投手投球數,也常懷疑教練是不是要讓他投到精盡人亡。

2014年8月,日本全國高校軟式野球選手全大會熱血沸騰進行著,因為在準決賽中對決的岐阜縣中京高校與廣島縣崇德高校陷入死鬥,4天之內延長到50局才分出勝負,這場堪稱「傳說」、「美談」的賽事會留在許多人心中,但從數字來看,中京的投手松井同學投了709球,崇德的投手石岡同學也投了689球,就算以職業選手144球的投球限制與休息天數來看,這兩位同學大概投了超過兩、三個禮拜的份,運動傷害的因子是否埋藏在數十年後才爆發無人可知,但主辦單位日本高等學校野球連盟卻站在「這是教育的一環」之觀點,輕描淡寫帶過,當然,以求勝為最高指導原則的教練,自然也是成敗論英雄。

投球數限制的討論已經延燒多年,但人們是健忘的,江山備有才人出,真正能站上頂點的人又有幾人?如櫻花一般在最青春的時節綻放,日本人對這份淒美的嚮往,合理地隱蔽了許多風險,記得我看過一篇報導,受訪的高中教練理直氣壯地說,對於場上的那位投手而言,他只有「現在」,勝負尚未分曉,就先把他換下來,也許會讓孩子後悔一生,「用精神力超越肉體的極限,這就是實踐著如武士道精神一般的高中棒球」。

我是運動白癡,自己做不來,但卻愛極了觀賞,棒球一直都是我的最愛,當年作為象迷,最害怕的就是換投,牛棚這麼不穩,只能冀求狀況比較好的先發撐全場,就算投球數已經超標,還是在內心裡狂喊不要換,因為換了氣勢會轉耶,反正接下來多休息嘛,風神、中込伸、橫田久則,他們在場上孤零零的身影佔據了我的少女時代,那時候我覺得,他們像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淹的孤獨劍客,所謂場上的拼戰精神、不屈不撓,更加深我當時的「不離不棄」。而現在,我已經從中華職棒的迷妹身份畢業,回想起來反而覺得很殘忍,拉回來想,如果我們會對以運動為事業的專業老將感到心疼,這些還在成長茁壯的孩子們,卻必須承受、被逼迫學會忍耐,那不是件很變態的事嗎?況且,球員有球團照顧,有經紀人可以爭取權利,學生有什麼保障呢?

年齡在七年級以上的同學們,一定記得緯來日本台常播出的特別節目「小學生30人31腳」小小的身軀奮力向前奔跑,抵達終點後因為小數點以下的秒數差或歡喜或掉淚的畫面,總是一次又一次地感動著我們,又或者棒球、籃球、桌球、網球、足球……,各種體育賽事也總是讓我們的血液跟著沸騰,我依舊會為場上的那些人呼喊、歡呼,並且熱淚盈眶。回顧學生時代,我不一定記得老師上課教了什麼,卻難忘大隊接力跑第幾棒、得第幾名,學校舉辦運動會當然有其意義,也總是因為運動會而添增更多和朋友之間的美好回憶與羈絆,但「忍耐是美德」,「跨越苦難之後才會有成長」的說法,實在簡單化太多背後的因素,而我們實在不需要這麼廉價、又如此昂貴的感動。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