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想想】 新經濟模式:完全反應「創業、創新、分配」的內需政策

友善列印版本

攸關台灣未來的新經濟模式,必須具備以「優化內需市場」為先的產業發展思維,提昇全民的生活品質是唯一的永續政策。不只要發展內需市場,更要優化內需市場,因為一個「優質的內需市場」是活化企業創造力和提升競爭力的催化劑!

我們不妨試想以下問題:

為何次級品留在國內自己用?

為何優質的產品都是舶來品?

為何台灣生產優質的產品在台灣反而買不到,消費者都須要到國外買?

半世紀來,台灣民間和政府一向以發展「出口」產值來帶動和衡量台灣的經濟動能。我們社會不但已經把經濟和出口劃上等號,我們似乎也把「次級產品留給自家用」的思維看成是順理成章的定律了。這樣合理嗎?不合理!我們錯亂了嗎?錯亂!但是不合理也好,錯亂也好,這些其實還不是重點。

從社會文化面來看,長久下來,這樣的消費文化讓我們忽視了追求優質生活品質的基本權益。

當國人認定優質產品是他國消費者的專屬權益,也接受了消費「次級產品」是國人常態性的選擇時,我們國人的消費權益無形中被侵蝕、被矮化了。我們該享有的生活品質和消費權益被妥協掉了。這些看似一個不足為道的社會現象,它無形中曲解了國人的生活觀,成為台灣轉型成「永續、優質」社會的重要障礙。缺乏發展「永續、優質」的願景和意志,造就了台灣當今的「速食心態」和「拼裝車文化」,這是當前的危機!

從施政的層面來看,提供優質的生活品質和強化產業競爭力應是每一個執政者的重要施政目標。

蓬勃、優質的內需市場是強化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催化劑。台灣需要從發展優質化的內需市場來培養和累積開發優質產品的敏感度和創意。因此「內需市場的優質化有它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理由是:

1.一方面可以直接提昇民眾的生活品質;

2.一方面它會是爾後台灣企業擴展國際市場的基礎。

一個充斥著次級產品的內需市場無法體會到已開發市場的發展趨勢,除非我們甘於繼續承受低價、低品質代工生產國的宿命。

很多人時常抱怨台灣的市場太小了,台灣市場真的太小嗎?

過去幾年來,我勤於參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討論,拜會了許許多多的企業先進,也和研究和學術機構有較多的接觸,普遍發現整個台灣的「產•官•學•研•社」皆缺乏對發展內需市場的信心。動不動就輕言「台灣市場太小!」 但是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瑞士和台灣擁有等值的內需市場,但是瑞士人口只有台灣的1/3。換句話說,如以瑞士的內需市場為指標,台灣的內需市場應該是現有巿塲的三倍大,對我們國內的產業而言,這應該代表一個相當吸引人的商機。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台灣的人口相當於於北歐四國,丹麥、瑞典、芬蘭和挪威的總人口數。台灣的內需市場怎可能會太小呢?

未來的創業者,不論台灣資金或外來資金,不論老少,不論產業,都可以以台灣內需市場為對象市場,讓台灣成為發展優質化營運模式的試金石,設計和提供頂尖「優質化」的產品或服務給台灣的消費者,然後逐步的將產品和服務拓展到國際市場。

更確切而言,以「優化內需」取代「進口舶來品」或「削價出口」的發展政策會鼓勵創業者「創新」,創造在地「就業」,帶動地方經濟,達到「分配」的效益縮短城鄉差距。

請參考我在 2013 年初撰寫的一篇相關文章:
http://blog.udn.com/mobile/cyhuang3/7206549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