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業壯遊】 研究所再研究──一個搞死台灣教育的翻譯錯誤

友善列印版本

有一個名詞的翻譯失準,對台灣的教育體系產生莫大禍害。這個詞叫做:研究所。

當我在和英國大學生威廉隔海訪談,我覺得非常不習慣。不是因為他的英國腔,而是因為他談高中與大學的時候,三不五時就用到這個詞:research(研究)。直到我忍不住,提出了質疑,或說得更明白點,是想糾正:「等等,你有點濫用研究這個詞了哦,在高中和大學階段的教育,你怎麼會動不動就研究?」

威廉一頭霧水地反問:「誰說高中大學不能研究?那什麼時候才能做研究?」

我正要理直氣壯地回答,在同一瞬間,我自己驚訝地完全明白了我們之間的溝通關卡──英文中的研究所:graduate school,字意乃是「畢業生學院」,一點也沒有獨佔「研究」這個概念。

反而是在中文,不知是哪來冒出來的謬誤翻譯,變成了「研究所」。然後,我們見文生意,產生根深柢固的強大誤導:研究這件事,留到研究所!

「在英國,中學開始學研究這件事,不但是正常,而且是進優秀大學的必要條件。」愈理解威廉所說的,我愈感到自己過去想法多荒唐。但仍然難以想像:中學真的是可以做研究的年紀?於是發問:「可不可以給我看看,你在中學生時候是做什麼樣的研究呢?」

英國中學生寫的研究專案,可不是「心得報告」

威廉寄給我一分文件,是他中學階段地理科完成的研究專案。在接到這分專案的時候,我心中或多或少想著:「也許就是一分心得報告吧」──我錯了。

在這分專案之中威廉要研究一個問題:英國政府所建的海岸維護工程,是否有效防止沙岸流失?威廉實際前往一個案例:紹斯沃(Southwold)海灘,除了實測這片海岸的維護工程,是否對沙岸厚度有所影響,也對當地的專家、工作人員進行訪談。

完成這分研究的時候,威廉才16歲。這並不是威廉的地理老師的特殊要求,也不是威廉有過人的超卓天分,其實,英國中學階段,許多科目都有進行研究的要求,而且是升學重要條件。

原來,英國的教育體制之中,16歲是一個切分點。在這一年,義務教育結束,不讀大學的人,可以進入技職學校,或是直接就業;要讀大學的人,將申請兩年制的大學預科(Six Form),而且要爭取好學校。而爭取大學預科的關卡,乃是攸關學生一生前途的「中學普測」。

「中學普測」不僅有考題式的測驗,多數科目包括了「專案」(coursework)。例如,設計與科技這門考科之中,有高達 60% 的分數比重來自專案;而地理這一科,成績有 25% 來自專案;威廉給我的研究,正是地理科的專案。

這分16歲學生要寫的專案,嚴謹程度令人訝異。

英國中學生做研究,台灣大學生比一比?

無論是學校老師,或是中學普測的舉辦單位,對於16六歲中學生要在研究專案中做到的水準,一點都沒有打算得過且過。從威廉的描述、這分專案,以及相關文件中,我看到英國中學是如何教學生作研究的:

要有清晰明確可驗證的問題描述:這是個研究專案,絕對不是遠足遊記,也不是旅行感想。在專案的第一節,威廉就要直述研究目標:「驗證護岸工程的成效」,而且將重要詞彙列表說明、加以定義。

要有清晰明確的研究方法:研究專案的第二大段是「方法論」,沒錯,標題就是 Methodology。通常在國內,真的要研究所才會和這些詞彙相遇。在這大段之中,威廉要說明他如何蒐集資料,如何分析,並且論證這個答案能準確回答問題。

詳細地記載資料採集的過程:研究專案中有的一大部分,記載了威廉蒐集研究資料的細節:在哪些地點量測、如何量測、什麼時間量測、在什麼地點拍照⋯⋯。威廉採訪當地海岸公園管理處的人員,還要做訪談記錄附在報告之後。

詳實的資料分析與呈現:在威廉的專案報告中,沒有爭奇鬥豔的排版、不知所云的插圖。設計及製作圖像,以精準地呈現資訊與資料,是研究成績重要的一部分。

研究限制與價值:最後的結論中,威廉要說明這分研究的成果有什麼意義,以及坦白地承認,在時間、資源、方法的限制之下,這分研究的結論有多高的可信度。

這一分報告不是大部頭的作品,前後九頁,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當然絕不完美,各方面都有挑剔和進步的空間,但是說這是16歲學生的作品,卻已值得佩服。我自問:在台灣就讀第一線的高中和大學,我什麼時候寫得出這樣的報告?心裡的答案,我不敢說。

深厚扎實的研究思辨能力,是所有領域的國力基石

 在台灣,確實有部分學生中學階段就有研究經驗,例如兩年前,建中學生吳承儒搭200趟高鐵,分析地層下陷對高鐵的影響。但他是少數,是例外,多數人仍不認為這是中學生的「正業」,這也不在老師授課和指導的範圍。

18歲高中畢業升大學,台灣學生之間競爭決勝的關鍵仍在學測或指考的分數。即使是個人申請的「備審資料」,大部分的科系並沒有要求學生提供研究專案、實作成果。從那些當作「範例」的備審資料之中,我們看到大部分的內容是簡歷、自傳、申請動機、學習計畫、競賽和服務成果。這些項目,都不易看出一個學生是否有分析、論證、開創、思辨的能力。

一段時間之前,我參與台大的一門課程,讀到學生的期末報告,當時嚇了一大跳。多數學生的報告,僅僅是心得發想,感觸漫談的層級。更不用說,其中一部分報告,幾乎肯定是在別的課用過,或是大量抄襲網路資料。

威廉在地球另一端告訴我:「從中學階段開始,研究就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一環,這樣的研究能力到大學繼續培養加強。因為英國研究教得早,大學普遍都有很好的思考、論證、批判能力;大學許多課程的評分方式,就是一年期或半年期的研究報告。」而英國學生從中學開始培養的研究能力,後來帶到政治、媒體、商業、科技領域,成為英國在各方面的國力基石。

而台灣呢?當我們把「研究」這件事留在「研究所」階段,我們認定中學只要認真競爭升學,大學只要累積專業學識。對不起,許多學生等到22歲,腦袋就僵化到只知道接受填鴨,不知道什麼叫做批判思辨和嚴謹研究了。

我終於明白,什麼時候該開始學研究?高中。等到「畢業生學院」才開始,就太遲、太遲、太遲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