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業壯遊】 手機平板不是洪水猛獸,學校與老師大膽開放吧

友善列印版本

「上課玩手機」常被視為對老師羞辱,可能造成聽課分心並且危害學習成果。所以,學校和老師們通常將智慧手機視為敵人。然而⋯⋯一定嗎?或者,這只是一種看法,而且說不定在電子化、資訊化的教學模式更普及之後,情況會完全逆轉?

手機被當成毒蛇猛獸,可惜!

我還沒有做普查,但至少有些學校和老師,將他們對手機的排拒表達得很明顯。

在台北市的中崙高中,專門訂定了學生校內使用行動電話規範要點,其中最主要的條文說:於校園上課時間,任何課堂、任何上課地點皆不可以將手機拿出來觀看、把玩、傳訊、拍照、撥打、接聽電話;下課時間始可使用。

在彰化高中,學生手機使用管理規範 之中,主要條文幾乎一模一樣,還更嚴格了一些:上課期間任何課堂、任何地點皆不可以將手機拿出來觀看、把玩、傳訊、拍照、撥打、接聽電話、聽音樂、打電動、錄音等,下課時間始可使用。

當真嗎?把手機「拿出來觀看」這麼可怕。學生可以把玩原子筆,不能把玩手機?誰在國小國中沒傳過紙條,用手機傳有更糟很多嗎?有什麼合理的原因不能用手機錄音呢?

手機的功能很強大,如果你要和它當敵人,你就有了強大的敵人;但是如果你要和它當朋友,你會有很強大的朋友。學校和老師們,你們想當手機的朋友,或是敵人?

也許你會問:老師怎麼和手機當朋友?

twitter 教社會科,學生更願意討論

美國密爾瓦基市 Wauwatosa West High School 這所學校,就在做許多電子化教學的實驗,而目前成效頗為良好。

該學校的老師 Chris Larzarski 用推特來教社會科。他在推特上發送新聞網頁,邀請學生發表意見。在這個學生覺得輕鬆而且自在的介面上,討論的成效出奇良好;除了新鮮感之外,還有其他的原因。

不像在教室討論,發言較有壓力,推特上發言很輕鬆,有時候可以不長篇大論,意見很短也沒關係,或是可以一邊討論一邊幽默搞笑,完全沒有耽誤課程進度的問題。

在教室討論同時只能有一個學生發言,要老師授權才能說話,但在推特上可以隨時說話,自由自在。在教室,老師發問後,學生只有很短的時間可以思考,在討論的進程中,如果對過去的話題有什麼想法,很難再提出意見,但是在推特上,話題就沒有「保鮮期」的問題,或至少長得多了。在教室中發言,如果說錯話,就無可挽回,但是在推特上發言,可能修改或刪除。

最後,用口語發言的對談,很難進行深度分析。但是如果在電腦上對談,出現了有意思的論點或爭議,老師是可以把整篇對話進行深度的分析,帶同學仔細看彼此的用字、修辭、邏輯、論證⋯⋯。

無論是把上課帶到推特上,或是把推特用到教學上,學生在上課用智慧手機,其實不見得對教學無益、有害。

智慧手機的效益,各科都用得到

不只社會類科目,自然類科目、實作類科目,其實如果讓學生善用手機,都可能發揮很大的教學益處。

在數學課,學生可能用手機(或平板)做圖,解題。在程式課,學生可以用(甚至需要)手機測試應用軟體。在美術課,學生可以隨時透過螢幕走進各大美術館、博物館,借鏡全世界所有的藝品珍藏,向所有的大師請益。

在自然類科目,學生可以從網路上找各種實驗短片、科學紀錄片,隨時親眼觀看自然界原理實際的運作過程。在社會科目,學生可以隨時針對課程中有興趣的話題,查找更仔細和深入的資料,和課程中進行的內容對話參照。

每個學生手上有手機有平板,不只讓學生自己可以看到,他可以快速透過臉書社群、LINE 對話框傳發老師與同學。老師的課程內容,可以隨時得到學生的補充與回應。

如果手機可以讓一般人工作、交流、傳遞資訊更有效率,為什麼不可能用在教學?

確實,禁止很簡單,善用比較難

在一些情況下,手機當然一定對老師不利。如果老師的教學真的無聊,學生一點都沒有想參與,他們當然拿手機上網、聊天、看影片。我們需要假設老師上課能力都這麼差嗎?

另外我們也可以另一角度來看:禁止學生用手機,其實同時也禁止了老師借助手機強化教學的趣味性、速度與精采度。

並且,再怎麼說,如果學生能擅長用手機學習,日後也將更擅長、更快學到如何用手機等電子器材協同工作──而這無疑是未來工作的景貌。

任何工具都是中性的,無善無惡,善用它就會進步,躲避禁止「工具」通常造成停頓退步;清朝末年禁鐵路、禁發電,就是前車之鑑。禁止很簡單,善用比較難,但我們只能走簡單 (但退卻)的路嗎?

很希望教育界多一些自信,積極利用新工具。學生用手機傳訊息,可以是傳給課程資訊給老師和同學;學生雙眼凝視老師講課時,其實也可能正魂遊象外,不是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