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業壯遊】 為什麼大學的專業培育模式,愈來愈不符合學生需求 ──《大學的藝術》之二

友善列印版本

日前參加了一個大學的演講聚會,與會者之中超過一半是大學教授。在聚會中,演講者問了一個問題:什麼是大學教育最重要的部分?

台下的聽眾寫了數十張便利貼:創造力、系統觀、好奇心、溝通協調、社會關懷、獨立思考⋯⋯這些項目重複多次,大部分我們都耳熟能詳,並不陌生。有趣的是,沒有任何人寫關於「科系課程」的項目。

看著這些便利貼,我覺得非常矛盾──事實上,幾乎沒有大學將「創造力、系統觀、好奇心、溝通協調、社會關懷、獨立思考」這些素質當作畢業門檻,很少指導學生如何養成這些特質──其實,大學也不曾用這樣的標準來選取教師。老實說,許多大學教授本身並不具備這些素質,更甭說培育學生了。

在大學每時每刻的運作中,學生是進入一個一個專業分化的科系,大部分教師與學生接觸的時間,都是在上某門具體而專業的課程──生物化學、日本史、刑事訴訟法⋯⋯。大部分的時候,教授做的事情是將具體的知識倒給學生,而學生努力的是將知識裝進大腦,而科系課表會決定某個特定學生,要將哪些知識裝進大腦。

無論老師、學生、畢業後的工作者⋯⋯大部分的人幾乎都明確知道,或至少模糊覺得,依照科系課表灌輸一套特定的知識給學生,對大多數的學生來說意義愈來愈小。

這個認知,有以下這些原因:

多數學生選擇的科系,並不符合長才與興趣

因為中學升學壓力仍大,而升學競爭的項目主要仍以熟悉教材爲主,因此,台灣年輕人對自我、對社會、對產業理解特別晚。偏偏,在高中畢業升大學這個時間點,對自我、對社會、對產業理解都甚淺的時候,學生得選擇科系。

如此,就造成了一個尋常的現象:學生覺得選錯了科系。

許多年輕人,從大學到三十歲,不斷經歷認知的革命──對自我喜好與生命追尋的認知不斷變化、對社會處境及公民責任的認識不斷變化、對產業環境認識不斷變化(哪個產業有前景、哪個產業體質弱化、哪個產業生態扭曲)⋯⋯這些認知的變化,都會不斷改變年輕人的生涯規劃、事業發展走向。

而每一次變化轉折之後,勢必要重新累積知識、能力,甚至思考模式。在人生事業方向什麼都還沒確定之前,就花人生精華的四年在積累特定知識,通常很沒有效率。

(二) 外在環境:產業、專業、企業的形貌快速轉變

不只年輕人的「認知」不斷變化,而且我們身處的外在環境,「實質上」也在快速變化,尤其科技變化日速,產業面貌與實況,也快速變化。

例如,資料科學家、大數據、智慧運輸、物聯網、穿戴裝置⋯⋯這些產業界的應用潮流,在五年前還很少有人討論,今日成為主流,想必五年後(甚至不必這麼久)會換一批「熱門產業」。

在台灣本地,三十年來,營造業曾經一起一落,石化業從盛極而衰,電子業是強弩之末,生物科技產業從十五年前就被以為是趨勢,但一直沒有起色,浪費了一個世代的生命科學人才,直到近兩年才稍有起色。

當產業環境變動如此快,大學的專業分科、課程內容勢必不可能跟隨、更難以預測。

(三) 拓展、創新、應變,是產業到個人生存的主調

宏觀來看,世界的產業機會、發展態勢不斷在變化;對生存在其中的個人來說,也意味著舊的機會不斷消失,新的機會不斷產生,或是,有無盡的開創空間。

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愈來愈不可能有人能指著一個產業領域說「我一輩子只在這裡工作」,愈來愈不可能哪個系主任拍拍年輕人的肩膀說「把這些知識學完,你一輩子夠用」。不能適應變化世界、不能轉換、充實學習進入新領域的人,將會抵制改變,成為進步的阻礙,或是沒有生產力的消耗分子。

一個穩定的經濟產業地基是不存在的,僵化固定的知識分科對學生來說就沒有意義,大量的開創,都會發生於跨領域的綜合知識、能力、視野。把一個人變成某領域的知識專家,價值已經愈來愈小,愈來愈重要的將是培育具有不斷學習、自我改善、改善環境(與所處團隊),不斷看到新機會、不斷創造的人。

變動的環境,大學要培養「擅變」的人才

在一個變動的環境中,人才的最優特質是「擅變」─擅長於發覺改變、面對改變、利用改變、主導改變、創造改變。

本文一開始所提到的教授們,認知是極為正確的。「擅變」的人需要具備「創造力、系統觀、好奇心、溝通協調、社會關懷、獨立思考」,他們才能站在變動的浪頭,不被大浪吞蝕,甚至在變局中帶領社會突破與進步。

「擅變」卻不是大學現今實際在培養的特質──大學的分系、教師屬性、教育內容,其實常和這個特質的培育相反。

什麼是二十一世紀大學──至少是台灣這個地方,以培養頂尖人才為己任的大學─該有的樣貌?這將是《大學的藝術》這一系列文章將探討的重點。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