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潮並不等於錢潮:中國觀光團來台七年後

友善列印版本

近年來,台灣發展觀光產業似已成舉國共識;尤其各地方政府,亦多以推動觀光產業作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而在推動觀光的過程中,各級政府常以觀光人次當作重要的經營目標,也常拿觀光人潮成長作為施政績效的表徵。不過,若站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角度,埋頭推動人潮的成長,是否真能為地方帶來錢潮?由過去七年來開放中國團客來台的經驗觀之,效果似乎令人存疑。其理為何,證據何在,或許可由以下兩個方向來思考:

觀光資源係屬俱樂部財

首先是,目前學者們大致都同意,觀光資源屬俱樂部財;而俱樂部財的特性,除了「可排他性」外,還有其不具有完全的「可共享性」。所謂的可共享性,指的是對某商品或服務來說,不論使用者有多少人,皆不減損該商品或服務對每一個使用者的價值;譬如基礎科學知識便具有可共享性。顯然,觀光資源並未具此特性;當遊客人數超過一定限度後,隨著人數的增加,遊客參訪景點的效益也將直線下滑。

因觀光資源不具有完全的「可共享性」,便衍申出幾種後果。第一是,若景點的遊客過多,遊興降低,將導致許多遊客不願前來;人稱此為排擠效果。一般來說,時間成本高的遊客(多半也是高所得者),對排隊、擁擠的忍受程度低,就容易受到「排擠」。而遊人的效益降低,旅客為遊此地所願付的價格下跌,也就較難發展高品質高單價的旅遊服務。

再者,當景點的遊客過多時,為使遊人的效益不致太低、維持景點起碼的運作,就得增加維護成本。譬如,得增派警力疏導交通,增加人力清運垃圾等。在台灣,增加的成本最後多由全民買單。然而,因遊客過多導致其願付價格下跌,增加的人次對整體觀光產值的增加必定有限。在此情形下,硬要提升觀光人潮,將不符成本效益。

此外,對於以自然環境為賣點的景點,譬如太魯閣國家公園,過多的人潮與車潮也容易導致生態惡化,不僅不利觀光產業的永續發展,將來也很有可能要再花一筆大錢將生態環境復原。

因此,當推動觀光產業發展時,為期永續地為地方帶來最佳的經濟效益,就得考慮到各景點最適旅客人數的問題,而不是盲目以「極大化觀光人數」作為經營目標。

不同類型的觀光客對地方經濟的提振效果有所不同

因為要考慮最適人數的問題,在吸引遊客推動觀光產業的同時,自然得注意到不同類型的觀光客對地方經濟有不同的貢獻;要吸引能真正對地方經濟有所幫助的遊客。

然而,自2008年夏開放中國團客來台後,因各級政府多以衝觀光人數作為經營目標,再加上吸引中國團客來衝人潮,透過對岸的政治操作,很容易達標,致使執政當局將發展觀光產業等同於吸引中國觀光團。自2009年以來,我國來台旅客人數成長主要以中國團客為主;中國來台旅客(不列入港澳)平均年成長率為33%。但,由這幾年的經驗來看,以吸引中國團客發展觀光的模式,對地方經濟的貢獻有限;多數業者陷入窮忙,有些景點甚至因中國團客湧入反而變得蕭條。

仔細審視觀光局所做之「來台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便可看出端倪。根據該調查,中國團客的行程主要以購物為主;超過四成以上的中國觀光團安排五次以上的購物活動,而中國團客每人每日消費支出有六成以上為購物費用。以2013年為例,中國觀光團平均每人每日消費支出為264美元,其中購物費用為161美元,而其他旅館、餐飲、交通、娛樂與雜費等支出(以下稱此為團費)則僅為103美元。

先不論此調查中的103美元和業界的認知有段差距,[1]高達161美元的平均每日購物費用泰半不會落入當地人手中。同調查指出,中國團客的購物內容集中在珠寶、玉器、名特產與化妝品。以鑽石為例,根據天下雜誌2012年的報導,中國團客主要到高雄購買鑽石,但高雄並不產鑽石,而五家接待中國團客的鑽石商中,有三家是港資(捷達、歐亞與林紅),其市佔率則高達八成。此三家港資近年又陸續投資全台其他諸如伴手禮、鐘錶與珊瑚等陸客購物店;在所有購物行程中,目前僅少數本土業者在紅珊瑚和玉石中佔有優勢。

由此可知,在中國團客來台的消費中,至少有六成落入港資(中資)或少數幾家購物店業者手中,餘下的每人每天103美元的消費再由對岸的數間組團社,以及本地眾多的接團社、旅館、餐飲、交通、娛樂等業者瓜分。而即使此103美元對岸的組團社不抽一毛(實務上對岸的組團社抽成相當凶悍),全由本地業者瓜分,吸引中國團客對台灣整體觀光產業的效益,仍較其他國家(譬如日、韓或新加坡)旅客為低。

以高雄的西子灣為例,還可更進一步觀察到因中國團客湧入所造成的經濟蕭條。

比對觀光局「大陸人士來台:熱門景點人數預報」以及「主要遊憩據點人數統計」之資料可發現,雖近三年造訪西子灣的人次(平均每年約170萬人)遠較開放陸客來台前為高(2007年時約50萬人次來訪),但目前造訪西子灣的遊客有超過九成以上為中國團客。以今年六月為例,平均每日造訪的中國團客約為4,000人,而其他類型的旅客推估每日不到500人。在未開放陸客前的2007年六月,來訪西子灣的遊客人數每日約為1300人。此數字意味著排擠效果;中國團客的人數增加,其他類型的遊客卻同步減少。那,以中國團客為主的每年170萬旅遊人次,對西子灣所在的哨船頭里帶來什麼樣的經濟效益呢?

很遺憾地,哨船頭里近年來稱不上有什麼觀光產業的發展;最顯著地例子是,170萬的旅遊人次,卻養不活西子灣景點內的兩間餐廳和飲料店。陸客團因行程被控制(被控制前往中港資為主的購物店),不易在當地有任何消費;而會在當地消費的其他類型旅客,又因排擠效果不再前來。該地居民於今年四月底的封路抗議,便意味著中國團客的來訪對地方是弊大於利。

即便放眼到整個高雄市,170萬的中國團客,若依《新新聞》雜誌於2013年所報導(第1369期)的每人每天最高40美元團費計算,整體帶來的經濟效益不過6,800萬美元。未開放陸客團前,雖到訪西子灣的人次僅50萬人,但每人每天消費支出為162美元(2013年馬來西亞遊客平均每人每天消費支出),其所創造的經濟效益便能輕易超過陸客團的貢獻。

結語

近年來以吸引中國團客來發展觀光的作法,現在看來是社區出場地,政府出維護,業者出勞動,對岸賺大錢的商業模式。而埋頭推動觀光人次的成長,不考慮各景點最適人數的問題,不討論所創造的效益、成本以及利益的流向,最終很容易陷入窮忙的境地。多年來發展觀光極為成功的司馬庫斯部落曾說過,發展觀光不能一昧追求遊客人數的成長。部落耆老的智慧,或許值得吾人細細體會。


[1] 此調查所得之103美元約略等於中國團客於對岸所繳交之團費,扣除機票錢後的平均每日費用。然而,實務上,這些團費還有相當部分為中方的組團社所抽走。而因本調查來自機場中對旅客的隨機面訪,但一般中國團客並無法知所繳交的費用中,有多少進到自家組團社,又有多少進到台灣的地接社(以支付旅館、交通、食宿、娛樂等費用);面訪中往往又有中方領隊(組團社)在旁,故調查所得之103美元便必然與台灣業界的認知有段差距。根據《新新聞》雜誌於2013年所做的報導(第1369期),台灣地接社能拿到的團費,每人每天最多僅有40美元。即使2013年底有部分的改革措施,仍難以相信2013年中國旅行團給予本地地接社的費用能超過每人每日100美元。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