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缺醫,不能只從量的填補去思考

友善列印版本

最近衛生福利部表示,為了補足內、外、婦、兒、急診等科「五大皆空」問題,明年起回復招收一般公費生,每年外加100個醫學生名額,畢業後需到衛福部指定偏鄉服務6到9年。

公費醫師有分為一般公費生與山地離島養成計畫的公費生兩種。一般生公費醫師於98年起停招,根據當時報導,時任衛生署醫事處處長薛瑞元分析,「政府歷年來培養六千多名公費生,絕大多數在服務期滿後就離開,續留者只有1%,近年來,隨著台灣醫療的進步,偏遠地區醫療已可由署立醫院、鄰近較大的醫院支援,並增加山地離島的養成公費生的名額,整體評估對醫師人力的衝擊有限。」(詳見:自由時報報導

但七八年過去了,原本預定的支援,因署立醫院欲振乏力,且醫學中心因目前醫療業務繁重常常自顧不暇也難以外派人員支援,偏遠地區的情況依舊缺乏。而原先最後一批的一般生公費醫師畢業了,可以預見等他們這幾年還完公費後,偏遠地區的醫療該是一陣大變動。而衛生福利部持續推動所謂的醫中支援計劃(醫學中心醫師支援醫療資源不足地區計畫),又把腦筋動回一般公費生身上。

為什麼政府拉拔偏鄉離島醫療這麼久,投入經費也不算少,公費醫師們也提供了相當多的醫療服務,這些地區的民眾還是有被剝奪感,總是以二等公民自稱。當然偏遠地區的醫療要和都市相提並論是不可能,這些民眾其實也了解。他們的被剝奪感,是因為政府從未以民眾的角度來探索他們的想法。

政府分派這些公費醫師,但因這些公費醫師形同綁了賣身契,遭受衛生福利部與指派的下鄉醫療單位操控,大部份提供的勞動條件不佳,政府甚至單方面更改訓練與下鄉的條件,在公費生不被善待的情況下,自然期到約滿就離開。而公費醫師的專長與在地需求不相對應也偶有聽聞,比方心血管重症醫師或腦神經外科醫師被派到小離島看感冒,無法發揮所長,時間一到也急著離開。偏遠地區因地緣關係本就難以留人,再加上種種因素,造成了先前公費醫師期滿續留比例只有1%。

公費醫師的輪替率高造成了什麼問題?筆者認為眾多討論偏遠地區醫療的論述中,忽略了民眾的醫病關係之建立,但住在偏遠地區的人們,就不需要建立醫病關係嗎?只要有醫生來就行了嗎?主管單位會認為:我都找了這麼多醫生來了,怎麼當地人還是不領情,門診量這麼少,都跑去外地看病,還總是認為我們沒有照顧他們,明明就他們自己不來看阿。但是除了急診的性質特殊之外,在醫病關係沒有建立的情況下,為什麼要給你看病,甚至接生呢?但主管單位依舊認為只要有醫師或專科醫師在當地即可,過個兩三年換一輪,再繼續抱怨為什麼民眾沒有在地醫療的信心。

想想以下情境,民眾們遇到一個覺得還不錯的醫師,心中想的是「可惜這個醫生過個兩三年就會走了」,遇到了個不喜歡的醫師,心中就更苦了。數次下來,能對這個地方的醫療有信心嗎?民眾的信心不會憑空出現,唯有長久扎根在地經營,才能建立起穩固的醫病關係。但是主政單位看的永遠是地圖與表格,這個區域是不是還缺了什麼專科醫師,沒有公費生可以指派,那就從醫學中心輪調吧,評鑑快到了哪怕他們不出來支援呢。說是政府忽略了偏遠地區嗎?其實偏遠地區醫療絕對是主政單位關注的重點,但他們忽略的是真正生活在其上的人們。 

偏遠地區醫療的經費,其實部分是給了這些醫學中心支援人力的人事費用。但是投入這些經費,卻無法促進當地醫療本身的茁壯,因此我們見到偏遠地區除了少數醫師的在地服務,依舊只能依靠著公費醫師與支援醫師的輪換。而因先前政府有著源源不絕公費醫師的掌控權,不思調整偏遠地區醫療的職場待遇,招不到其他人當然陷入只有公費醫師能用的循環之中;到目前出現斷層了,第一時間的反射動作自然是重開一般公費生。

經一事長一智,在此建議衛生福利部不要重蹈覆轍:如果當年取消這個制度的原因之一是公費醫師期滿留任率過低,現在要重新開啟計畫的話,就定個期滿留任續約率的關鍵績效指標,試著去調整偏遠地區的醫事人員待遇,試著去善待公費醫師,試著去看見偏遠地區的民眾吧。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