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裁撤台灣子公司,是「反商仇富」造成的嗎?

友善列印版本

台灣第一間麥當勞於1984年,在台北市民生東路開幕。三十一個年頭過去,當時呱呱落地的嬰兒,現在都已過而立之年了。進入台灣市場這麼久的時間,麥當勞宣布裁撤台灣子公司(有人認為這是「撤出台灣」),引發台灣社會議論紛紛,一些所謂工商界大老甚至認為台灣社會近來「反商仇富」情節高漲,消費者權益無限上綱,是造成麥當勞撤台的原因。

真的是這樣嗎?

1948年於美國成立的麥當勞,可說是美式資本主義中最成功的例子之一。全球分店數量超過三萬五千間,獲利的時間也非常長。但其實近年來,全球麥當勞的表現停滯,甚至在去年,出現了自2002年後的首次全球營收衰退。這也導致了麥當勞在今年一月換上了新的執行長,由英籍的伊斯特布魯克(Steve Easterbrook)接任,他之前擔任英國麥當勞的執行長。

麥當勞營收衰退的部分原因,來自於世界各地的營運失誤。亞洲的營收約佔了全球麥當勞的四分之一,但中國跟日本接連出現品質問題。比如說2014年七月時,上海爆發用過期肉品的「福喜事件」,包含中國本土、香港、澳門,甚至日本都有使用這間公司的肉品,對信譽造成嚴重傷害。另外,日本麥當勞也接連出包;除了遭到福喜事件的牽連外,今年更讓日本消費者吃到牙齒薯條跟塑膠片雞塊等新產品,但顯然不受好評。這樣的事件,造成日本麥當勞嚴重虧損,更宣布要關閉超過一百間分店。

而美俄間的政治角力,也讓這間美國公司在俄國的某些分店,因為未通過食品、衛生檢查,導致短期閉店。而俄國入侵烏克蘭的事件,讓美國、歐盟宣布對俄國部分人士實施制裁,這也讓一些俄國政治人物,要求麥當勞全面滾出俄羅斯。

但麥當勞的主場──美國,也不是那麼一帆風順。麥當勞的市佔率,除了受到老牌競爭者,如漢堡王的侵蝕外(漢堡王的策略是提供更簡單、更便宜,但與麥當勞類似的食物),一些新興的品牌,如紐約出身的Shake Shack漢堡店,跟專賣墨西哥捲餅的Chipotle Mexican Grill,也讓麥當勞大吃不消。

當然麥當勞也做出一些調整,來因應變局。比如說在某些國家(包括台灣) 的麥當勞中,設置McCafé,但成效有限,也似乎很難改變消費者對麥當勞的印象。比如說巴黎的McCafé中,就因為客人太常把瓷製的咖啡杯丟到垃圾桶中,讓法國麥當勞必須貼出標語,提醒McCafé的客人,不要把咖啡杯丟到垃圾桶內。

在這樣的劣勢下,新任執行長伊斯特布魯克在今年五月時,就曾宣布要在2018年前,售出3,500間分店,改變經營模式,轉為加盟型態。如果計劃順利,那到了2018年,全球三萬六千間麥當勞中,將會有九成的店家是加盟店。這樣的好處是,加盟金將可穩定挹注收益。漢堡王現在就是這麼做,在全美七千多間漢堡王中,非加盟店的僅有約五十間。

此外組織也重整。從七月一日起,將美國以外的市場,劃分為「全球領先市場」、「快速成長市場」、「基礎市場」等。第一個區塊包含英、法、德、加、澳等,這些市場佔了麥當勞營收的40%;第二個市場則包含中國、俄國、義大利、南韓、波蘭等;沒有被分類到的,就歸於基礎市場,包含台灣跟日本。這樣的重整,是想把有類似挑戰、消費者習性的市場放在一起,更有效率地提出解決方案,而非僅靠地理位置分類。

這樣的解釋,應該可以很篤定的說,「反商仇富情節高漲」,不是台灣麥當勞經營權轉手的原因之一。一間跨國大企業,以其營運成績,做出經營策略的調整,是很正常的行為。無邏輯的推斷到「反商仇富情節高漲」,實在毫無道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