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想想】 台灣參加環太平洋軍演有望

友善列印版本

2012年盛夏,兩艘船尾飄揚著鮮紅太陽旗的日本特戰小艇,從夏威夷珍珠港內的白色「亞利桑納號」紀念館旁航道飛馳而過,艇上的日本海上特種警備隊(SST)兩棲蛙人突然在珍珠港內現蹤,這回不是要像70年前的日軍前來偷襲美軍,而是與澳洲皇家海軍正在參與美軍主導的「環太平洋」聯合軍演(RIMPAC)海上救援演練。

隨後幾天,三名俄羅斯高階軍官,也身著軍服搭乘美軍C-2A運輸機,直接降落在進行海上演練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甲板上,登艦參觀這艘昔日俄軍亟欲對付的假想敵的主要海上武力。

這些場景,讓無論當時是在日本特戰小艇上跟著浪花起伏,亦或搭機時坐在俄羅斯軍官旁進行隨軍採訪的我感慨頗深。誰能料到,二戰時的仇敵,現已是亞太最堅實的盟友;而冷戰時的對手,現也可以深入虎穴參觀敏感的軍事裝備。歷史一再證明,國際上的合縱連橫,向來只有利益和實力,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

只是在這複雜的國際棋局中,身處重要戰略要津的台灣,為何不見角色?又為何擁有20萬部隊的國軍,長期在RIMPAC中缺席?

前後三次採訪「環太平洋」軍演,每次返台都有國軍將領對我抱以羨慕的眼神,因為自己無論職位再高,就算晉升上將,也不可能有機會登上美軍航空母艦,國軍要正式派員或派機艦參加「環太平洋」軍演,與亞太各國聯合演習,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夢想。

的確,在過去幾年中美關係緩和的環境下,雙方軍事交流持續升溫,2014年先是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長海格爾4月訪中時破天荒登上共軍「遼寧號」航母參觀,隨後5月解放軍總參謀長房峰輝回訪美國時,也對等首度受邀登上美軍「雷根號」;接著7月,共軍更第一次派艦參與了「環太平洋」軍演。

當華府和北京間的道路順暢時,雙方都不想繞道台北,兩國如果連最敏感的軍事交流都已上軌道,台灣的戰略角色當然相形失色,特別是台灣在馬政府執政下向中國傾斜,美方對於是否有必要將台灣納入亞太聯防體系,開始投鼠忌器,五角大廈又何須冒著影響中美關係的風險讓台灣加入「環太平洋」軍演。

不過,國際情勢一日數變,無論中美雙方過去如何強化軍事互信,兩強間仍存在太多難以化解的矛盾和利益衝突,近來南海情勢升溫即是一例。

中國在南海島礁迅速填土造陸的舉動,動作之大超乎華府預期,加上多次雙方機艦出現敵對情勢,讓美方感受到在南海的自由航行和國家利益已受到威脅,導致彼此先前建立的各項互信機制瞬間瓦解。

也只有此時,台灣的戰略地位價值才又受到美方重視,這是國際政治現實。有這項轉機,台灣參與「環太平洋」軍演已不再是夢想。

上月15日,美國眾議院通過2016年國防預算授權法案,加入了若邀請中國參加2016年「環太平洋」軍演,美國防部也必須同時邀請台灣參加;21日參議院審查這項法案時,更進一步要求美軍必須拒絕中國要求參與2016年「環太平洋」演習,但必須邀請台灣參加。

儘管這項法案還須等參院通過,並獲美國總統歐巴馬同意後簽署才生效,但美國國會這項舉動,已讓台灣從過去完全被排除,提升到有參加「環太平洋」軍演的可能性。

再加上民進黨主席蔡英文2日訪問華府時,拜會美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肯(John McCain)等,麥肯更公開表達將協助台灣加入多邊演習,這項說法即呼應先前由他主導在參院通過法案邀請台灣參與「環太平洋」演習的具體動作,顯然不只是口頭說說而已。

南海風雲再起,基於華府長期採取區域權力平衡的策略,目前除了聯合東協10國圍堵大陸,未來美方勢必將再度聯台制中,這點從蔡英文訪美此行受到高度重視已可見端倪。台灣應藉南海情勢的轉變,備好籌碼,以尋求更多國際空間參與和發言,其中參與環太平洋軍演,希望越來越濃厚,軍方和外交體系可以再加把勁爭取。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