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綱微調內外:對臺灣史教育的一些思考(下)

友善列印版本

三、

「北路番變」涉及的三個群體後代,應該要怎麼樣看待這段歷史呢?而我們又如何可能提供一種歷史文本,成為這三個群體後代可以共同接受的歷史呢?在這片充滿衝突、殖民與再殖民的土地上,這個問題應當是面對過去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然而,我們卻任憑各種權力與失憶的機制橫行,而鮮少慎重地面對這個問題。

標舉或忽略特定事件,並非只是——或者根本不是為了傳遞對某個特定事件的記憶與認識。更重要的,乃是事件的取捨、脈絡的交待所反映的,編寫者對事件所鑲嵌、依憑的的國家—社會—地理空間的大敘事有什麼樣的認識。教科書篇幅有限,特定事件是否存在於敘事之中,本可由編寫者自行取捨。而課綱一般性的描述,也留下了不少空間給編者處理,除非主事者有意在教科書審定委員會的審核過程中加以阻擾,否則教科書本應呈現有限的多元面貌。

因此,「北路番變」是否被課綱委員重視,或者是否在各版教科書中得到相當的論述,其實不是真正的重點。重點在於,我們是否有一個好的課本,能提供一種認識的框架:在這樣的框架之中,衝突各方的後代未必能夠「和解共生」,但卻能夠正視彼此所處的位置,作為認識彼此過往的起點。筆者以為,我們若要肯定今日社會的共存現況,提供這樣的一種大敘事(Grand narrative),一個「國家—社會—地理空間的大敘事」似不可免。若無此,我們無法在各自的記憶與敘事中看見彼此的多面樣貌,更遑論探求互相理解。正如我們能有Eduardo Galeano的《鏡子》,但如果沒有世界史的大敘事存在,《鏡子》也將無所反映。

這一種大敘事,並不是一個國族主義式的,標舉國族創傷、偉人以及榮光的敘事;也不是為了消滅、抹平個人或社群的主體敘事而生的敘事。它應當是一種揭露國家—社會—群體之間權力關係的大敘事,是一種思考的參照架構,而非一種排除多元可能性的霸權敘事。透過結構與行動者的呈現,乃至國家—社會—地理等多維度糾結關係(nexus)的揭露,我們才能夠揭示具因果邏輯關係的社會的演變╱變革進程(process of transition / transformation)。藉由這個框架,各個群體能夠找到我群在臺灣社會歷程中所處的位置,從而開啟互相認識的可能。這樣一個能夠包容多元歷史記憶的,認識過去的參考框架之中,我們或許能往歷史思維的落實更進一步。

從此立場來觀察,我們確實可以發現無論微調前後,課綱都幾乎都把清代臺灣史等同漢人制度、社會建立的過程,具有一定的漢人中心色彩,只是微調後的課綱又更進一步加強這個傾向。不同文化、社會制度,且在1870年代以前,實質佔據一半以上臺灣地理空間的原住民族的社會、文化,不是受限於概括性的論述而扁平化,便是成為族群「關係」的附帶品:只在與漢人相關時才出現。當前的課綱所呈現的架構,不要說是原住民各族的主體性,即便連包容原住民各族的歷史記憶都難以做到。原運團體所提的問題確實存在,但卻弔詭地不在當前的論爭之中。

在當前的主流臺灣歷史敘事中,處於邊緣的不僅是原住民族:其他如隨國民政府而來的外省底層移民,近年來大量移入的婚姻移民及其通婚子女,甚至本土的漁村、農村居民等等,都長期在我們的歷史敘事中缺席。這些人所受的歷史教育,實在是歷史的不教育。他們的歷史如何被關照,而我們又怎麼樣陳述這些現象背後的政治、社會、經濟脈絡?這些,在在都是歷史教育無可迴避的問題。

我們能否由此更進一步反省既有主流歷史敘事/課綱的缺失,而非只在兩個漢人中心的架構中拉扯呢?

假使歷史教育做為社會/國家統合工程,作為社會化的一環無可避免。那麼,我們呈現了什麼樣的大敘事,又隱含了什麼樣的國家—社會—個人的關係?表現,或期許學生以什麼什麼樣的方式去思考過去?是否能夠展現各族群乃至臺灣整體社會的主體性,滿足與立憲主義公民教育——真正的「合憲」教育——的內含?這些,都應當是無可逃避的問題。但在課綱爭議中,這些問題鮮少被提出討論。假使我們希望歷史能夠真正成為一門能被活用的知識學科,這些問題似乎才是我們應該討論、爭辯的目標。可惜的是,課綱微調卻無法促進這樣的討論。由此觀之,課綱微調確實是歷史教育的倒退,而非進步。

四、

說起來,筆者似乎沒有什麼資格討論課綱乃至歷史教學問題。畢竟,筆者並非第一線的歷史教師,也只有帶過幾堂大學部的討論課,說不上是經驗豐富。而筆者的種種提問與分析,也不是建立在課本的分析與比較之上。

然而,做為一個歷史學的學徒,對於歷史學在臺灣的未來,不免有些期許與盼望。

能否有一天,我們的歷史課程,能夠從侯孝賢的電影中看到1970、80年代臺灣社會與文化的變動?能否有一天,我們能從Baliwakes的《美麗的稻穗》開展出卑南族的近代史乃至整個戰後臺灣史?又能否有一天,歷史課的第一堂,會是學生們彼此分享自己的家族記憶?在課堂中,能將本地鄉土與歷史大背景結合在一起?能否有一天,歷史,不再是學生們背了又忘,感到聊甚於無的一門學科,而是人們生活、感動的泉源?

筆者期盼著那一天的到來,而希望這篇文章,能夠成為我們抵達那一天的一塊石頭。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