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想想】 新觀念「循環經濟」:今日產品就是明日的資源

友善列印版本

工業革命歷經近250年,歐美國家「循環經濟」的概念正在形成一種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聯手轉變其傳統製造,走向「循環經濟」的新模式。

循環經濟的概念是透過區域系統性的合作,優化配置資源,儘可能地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使生產過程中減少投入,減少排放,達成利潤的創造。「循環經濟」雖然看來不是個新有的名詞,但其中帶有更新的作為,與傳統經濟有實際的區隔。在歐洲,循環經濟超越了環保道德上的永續概念,成為21世紀企業獲利的新趨勢,甚至可預期在21世紀不久的未來,循環經濟將成為國際企業的主要生產模式。

循環經濟的規模究竟可以有多大?英國循環經濟的推動組織Ellen MacArthur基金會委託麥肯錫顧問公司曾經估算循環經濟的效益。依據該公司的估算,歐洲經濟的發展模式如全面走向資源循環運用的概念,每年將可創造高達5,000億歐元效益(約16兆5,000億台幣,大致與台灣全年國民生產毛額相當);且未來一旦全面普及,商業利益更是無可限量。正由於這是利之所在,循環經濟突破過去環保概念的道德範疇,成為歐洲企業尋求獲利的新趨勢。

舉個例子,來看看荷蘭鹿特丹港循環經濟的成功模式,以做為台灣借鏡。鹿特丹一直是歐洲最大的港口和貨物集散樞紐,也是全球物質循環回收再利用的重點物流中心;自2012年起,荷蘭察覺循環經濟的趨勢所在,鹿特丹港務局展開規劃,結合企業、銀行、投資人就循環經濟的概念展開商務合作,聯手打造一個生產資源循環中心。該循環中心的任務是強化原材料和物質循環再利用的聯繫管道,同時在此基礎上創造新的商業獲利模式。近年來,鹿特丹港循環中心運用物資循環的概念轉化為實際業務,透過更多的合作以創造商業機會,不僅對經濟資源循環利用作出具體的貢獻,也創造企業新的利潤來源。

其實,循環經濟可以有非常多的操作模式,只要能透過系統性的安排,讓資源、能源更為減省,都可以稱作循環經濟。以鹿特丹港口最近一個大型計畫來看,荷蘭某知名原物料公司利用其專業建立塑化資源循環新模式,透過夥伴關係強化各個環節的連結,從生產廢棄物中回收具有價值的原物料,藉由應用程序的緊密安排,將塑料殘餘液流裂解成為油品,並且透過鹿特丹港口的國際海運連接,成為歐洲與全球綠色塑化供應鏈的銜接門戶。循環中心的努力,逐漸普及至港口周遭區域的產品提供,更透過海運便利,與其他國際港口形成資源互補利用的跨國輸出入。三年來,鹿特丹循環中心成功以創新模式吸引更多的經濟活動,眾多企業合作夥伴創新改變思維和流程,打造港口物流的循環經濟。

日前鹿特丹港市宣布爭取2025年世界博覽會的舉辦權,希望在世博會能向全世界展示的綠色經濟的成就。該次博覽會的主題將是:「今天的產品就是明天的資源」,將展示歐洲企業透過合作,運用老產品,形成新資源,創造無窮的可能。鹿特丹港市希望,該次博覽會不僅標立新經濟模式的裡程碑,更得以確保荷蘭在21世紀下半葉能持續扮演歐洲經濟的要角。

鹿特丹港循環經濟的成功模式,可以給台灣一些發展啟示:

第一、    環保理念經過數十年的討論與演進,綠色環保與經濟製造由相斥走到相合,得以讓企業獲取利潤的時刻已經來到。

第二、    循環經濟模式不僅是一種社會責任與義務,其實有也可以成為企業的策略優勢,藉由企業間的合作循環與創新以增加利潤。

第三、透過政府與民間合作以整合組織及企業資源循環模式,可以開創更多的商業機會與經濟發展。

回頭看台灣,港口曾經是台灣經濟發展的榮耀,也曾是經濟輝煌的時期表徵;港口(包含周邊區域)不僅扮演貨物、資源流通的必經之地,也是企業間及跨國合作的最佳媒介點。從台灣港口的歷史功能扮演,我們可以看見一個非常有具有國際憧憬的未來。

近年來,交通部積極推動「逆物流」政策,但觀念仍舊僵化,規模終究太小,且大多數是以「回收、維修」模式的跨國轉運,經濟循環的效益尚屬有限,對於經濟模式的開創也著力不多。如果我們將台灣港口策略與中國港口差異化,做出循環經濟的跨國界接,我們一向所自豪的地理位置可以在東亞、西太平洋發揮極大的功能,台灣經濟真的可以很不一樣。政府真的應該趕上趨勢,思考如何發揮港口優勢,鼓勵推動企業間的循環連結,開創一個不一樣的經濟模式。

正如鹿特丹港循環中心的理念:摒除傳統製造的心態,共同維護珍貴資源。重點是心態,循環經濟只要用心齊力,台灣不僅可以做到,更得以確保台灣持續扮演西太平洋經濟的要角。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