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往台灣的慢船】「皇民」紀念對日抗戰70週年,該吃藥了

友善列印版本

因為以前總是有一集沒一集的看,最近重看了全10集的HBO影集「太平洋戰爭(The Pacific)」。太平洋戰爭在2010年推出,和2001年的「諾曼地大空降(Band of Brothers)」前後輝映,都由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和名演員湯姆漢克(Tom Hanks)共同監製,早已是戰爭迷或歷史迷公認不可錯過的好戲。

不少人在觀後認為諾曼地大空降「比較好看」;所謂比較好看,我猜測是因為全劇聚焦在101師506團的E連,帶著觀眾和E連的英雄戰士們從D Day一直征戰到歐洲二戰結束,感覺一氣呵成。至於「The Pacific」,由於是結合了Eugene Sledge和Bob Leckie兩名陸戰隊員的戰後回憶錄,同時敘述美軍在太平洋的跳島戰爭,先後描述瓜達卡納爾(Guadalcanal)、佩里琉(Peleliu)、硫磺島(Iwo Jima)和沖繩戰役,最重要的是,它花了很多篇幅敘述「非戰爭」的部份,例如大後方的美國和醫院,節奏似乎不是那麼明快和連貫。

不過,我完全能夠同意湯姆漢克在專訪中所說的,太平洋戰爭和歐洲戰爭一個很大的不同是,陸戰隊員除了對抗敵人,還要對抗殘酷無情的大自然和環境,例如惡劣的熱帶叢林、暴雨和隨之而來的疾病。漢克說,更重要的是,本劇核心除了戰爭,更在於「戰爭的每一個參與者(participant)以及戰爭是如何影響了他們的生命」。

我們在紀念什麼?

今年是二次世界大戰終戰70週年,全球各地都將各自以不同的儀式,對這場影響近代世界史甚鉅的戰爭進行紀念。歐美各國自不待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言,它紀念的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另外,海峽兩岸都有人再加上「乙未日本侵台戰爭120週年」,意指1895年起日本領台之後所發生的台灣人民抗日戰事。

台灣的中華民國馬英九政府,當然也沒有置身事外。據報導,馬英九親自指示必須擴大辦理,於是行政院主責,結合轄下的外交部、國防部、國史館,計畫舉行有可能是史上最盛大的系列活動,內容包括學術座談與紀錄片、音樂會、儀式,甚至還包括擴大閱兵典禮,名稱是「紀念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七十週年」。

行政院的說明是這樣的,因為內文很重要,因此新聞稿全文照錄:

對日抗戰始於民國26年7月7日盧溝橋事件,直到民國34年9月2日盟國於東京灣接受日本投降,全國軍民歷經8年苦戰,英勇殉國的官兵約322萬人,死傷民眾估計至少2,000萬人,在全國軍民努力下,終能獲得光榮勝利。

今年欣逢抗戰勝利七十週年,為宣揚我國對日抗戰史實與貢獻,並表彰官兵抗戰期間英勇忠烈事蹟,凝聚全民國防共識及愛國信念,行政院自去年6月起,即邀集國史館、國防部、外交部及中華文化總會等機關團體共同籌劃,經過多次開會討論,將自今年7月7日起至10月25日,擴大舉辦16項系列活動。

「紀念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週年活動」包括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與抗戰學術研討會、臺灣同胞與抗戰座談會、專題演講系列、抗戰史料文物特展、臺灣光復初期檔案展、編印「開羅會議與臺灣光復」專輯、出版十四冊抗戰史專書、製播紀念抗戰空軍紀錄片、舉行抗戰專題系列影展暨座談、紀念抗戰勝利音樂會、全民國防教育營區開放暨國軍戰力展示活動、抗戰勝利七十週年慶祝大會暨九三軍人節表揚活動、臺灣光復七十週年紀念大會、各級學校全民國防教育相關活動、發行紀念郵票及新臺幣硬幣組合等。

其中,國史館將舉辦大型國際學術研討會,廣邀國內外知名學者及世界重要二戰紀念館,對於抗戰歷史進行回顧與反思,不僅要從國內角度來看「抗戰」,更要從國際角度切入,給予中華民國對日抗戰一個正確的歷史詮釋與定位。此外,海外部分也由外交部協調國防部、僑委會及輔導會等部會籌辦,協助僑界辦理各項活動,喚起海外僑胞對抗戰勝利意義的重視,並彰顯華僑對抗戰的付出與貢獻。

此次活動以「八年抗戰是中華民國軍民艱苦卓絕的奮鬥成果」、「中華民國對日抗戰是二次世界大戰同盟作戰的重要一環」、「臺灣光復與對日抗戰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及「中日兩民族的未來:和平與合作」等四原則為主軸,除了要讓國人關注全國軍民艱苦抗戰的輝煌歷史,使年輕世代認識我國對日抗戰正確史實與對世界和平的貢獻,也要使國際社會正視我國對日抗戰史實及對二戰勝利的貢獻,積極建構我國「抗日戰爭」的歷史發言權。

馬英九於4月8日出席「台灣外籍記者聯誼會(TFCC)演講暨座談」致詞時也說:

今年是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勝利70週年,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意義。這場戰役是中華民國禦侮戰爭史上戰役最長、戰區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犧牲也最大的戰役,總計犧牲3百餘萬國軍官兵與2千餘萬平民。

我們可以從以上兩段文字發現的是,這個系列紀念活動,是完全套用「舊中華民國史觀」的產物,也就是那個還擁有中國大陸領土的ROC。因為引用舊中華民國史觀,所以會完全以「抗日」角度出發,很有趣的是,二戰時期我們台灣人不就是「日」?「抗日」會不會太莫名其妙了一點?我們身為郝柏村口中的「皇民」,又為什麼要紀念對日抗戰勝利?不正因為是如此荒謬的史觀,所以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學生甚至媒體記者間產生「台灣在二戰期間慘遭日軍轟炸」的宇宙級笑話?也正因為這樣子的史觀,我們不得不問行政院和馬英九總統,所謂「全國軍民」、「英勇殉國的官兵」和「死傷民眾」指的是哪些人? 

這種史觀最大的錯誤,既精神錯亂,又完全忽略了台灣住民的戰爭經驗。二戰期間,台灣是日本帝國領土,是舊中華民國史觀中的「敵方」,參戰的台灣籍日本兵是「國軍的敵軍」,台灣全島600萬居民中被直接間接動員作為「戰爭參與者」的人數,約在30萬以上。台灣人無論是漢人、客家人或原住民,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的足跡遍布整個東南亞戰區、中國戰區和滿洲國,是軍人、軍屬、翻譯、護士或各種其他角色。戰後,有台灣人在東京大審中被判定為A、B或C級戰犯並處決,另一些倒楣的台灣人則被弄到中國大陸,以國民政府軍的身份去參加國共內戰,其中有些人被俘,變成解放軍回過頭來打國府軍。

純粹以舊ROC史觀去紀念終戰70週年,對台灣人而言不但矛盾、不符事實,也是一種侮辱。

真正的戰爭紀念

檢視政府目前的抗戰紀念系列活動,再加上文首所討論的HBO影集「太平洋戰爭」切入角度,我們很遺憾的發現,這個紀念活動真正的用意在於透過官方儀式與定調,甚至可能是與對岸某種程度的唱和,將台灣歷史與未來的命運與某種意識形態作連結;此外,透過擴大閱兵去強調「勝利」。

在這其中被遺忘的,是千千萬萬參與太平洋戰爭的台灣人民,是他們的苦痛和記憶,是這場戰爭如何改變了他們的生命與這座島嶼的命運;更是福爾摩莎島當時作為日本帝國殖民地,放在整個太平洋戰爭的脈絡下,有著什麼樣的位置,600萬台灣人又經歷過什麼樣的命運。

台灣人的二戰記憶,直到近年來才有更多史學家、文史工作者透過大量的口述歷史,試圖為它們在歷史上保留著該有的位置,所以才有描寫少年飛機工的「綠的海平線」紀錄片,才有「1946年,被遺忘的台籍青年」、「軍艦旗下」這些出版品,去補足在龍應台「大江大海1949」之外的歷史空白。

只記得討論南京大屠殺,卻從來對台北、岡山大轟炸不屑一顧;只記得榮耀「榮民」,卻忘記了無數命葬南洋叢林與中國大陸的台灣英魂;只論述開羅會議,卻從不提盟軍統帥麥克阿瑟(Douglas McArthur)「一般命令第一號」的精神,馬政府展現了多麼蠻橫霸道的史觀!

今天我們在70年之後去紀念二次大戰的結束,意義絕不僅止於慶祝「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同盟國打敗了軸心國、沒有抗日戰爭勝利就不會有台灣「光復」和今日的繁榮發展,所以台灣人應該感謝中華民國...這些東西。歐美國家的戰爭紀念,「勝利」從來都不是重點,而在於勝敗雙方戰士的有形與無形犧牲──捐軀者失去了生命,家人失去了至親,倖存者則失去了生命中的純真。也在於我們該如何作,才能避免戰爭的再度發生。

發動戰爭的、參與戰爭的、經歷戰爭的,被戰爭犧牲、摧殘和剝奪的,都是人,紀念的主體自然應該也是人,是他們的經歷,是他們的傷痛,以及這個國家從中學到了什麼、改變了什麼。台灣如果真想紀念,首先應該將活動作正確的命名,而不只是以「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去粗暴的定義這段歷史。如果只有「抗日」戰爭值得紀念,那麼數十萬台灣人打的是什麼戰爭?「盟國」美國,甚至當時的中華民國,為什麼要轟炸台灣?

其次,我們應該在目前戰爭倖存者還健在時,正確而詳細的去紀錄下那段因為政治因素和時代荒謬而從來未曾在台灣人世代和家庭中被了解、被傳承的歷史記憶。更重要的,是全面省思戰爭對台灣的歷史意義,戰爭在台灣歷史上占有的位置。數百年來,台灣住民被迫以武力對抗過無數的外來侵略者,這其中有西班牙人、荷蘭人、日本人和中國人,他們要守護的沒有其他,只有自己的家園和生存。唯有如此更正確的定位並了解自己的過去,我們才能更抬起頭來的邁向未來。

上週「哲學星期五」在台北舉辦的座談會,題目是「二戰終戰70周年:台灣戰勝了,還是戰敗了?」,很巧妙的在這個議題上提供一個值得台灣人仔細思索的機會──70年前台灣究竟是作為被中華民國「光復」的一部份而成為戰勝國,還是作為前日本帝國殖民地而成為敗戰國?

我不知道其他人的答案,我自己的答案是兩者皆非,而且任何要武斷告訴你台灣是戰勝國或戰敗國的人,或許都遺漏了某些片段。這正是台灣近代史的荒謬和無奈所在,而目前的政府如果在今年7月7日到10月25日之間要告訴你這些荒謬、無奈和悲哀並不存在,要將它對二戰的詮釋強灌在你的頭上,台灣人民將不會有其他選擇,只有用力發聲,糾正這些邪惡的錯誤。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