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賣理想錯了嗎?──從「台灣吧」的商業化現象談起

友善列印版本

最近在網路上迅速竄紅的「台灣吧」創始人之一、每集的文本設計者,歷史系畢業的Thomas,是我的高中同學。看到昔日的同窗好友如今能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他與「台灣吧」的成功故事,我除了有些羨慕外,更多的是欣慰。

「台灣吧」的誕生僅出於幾個社會新鮮人對歷史與文化的熱忱,最初並未有賺錢的打算。因此,當規模漸大,營利與否就成了一個兩難的問題。

Thomas跟我說:「身為一個文院學生,對於這種和利益劃分不清的事,多少會多少會有點反感嘛!」

事實上,近年來許多非實用性質的人文、藝術學門,普遍因為出路窄,被視為「冷門」科系。其中不少人雖也頗能以「安貧樂道」自居,坦然面對較低的薪資,但真正的問題在於,當他們在構築自己的理想藍圖時,都必須小心翼翼不去沾染絲毫的商業色彩,某種程度上,似乎堅持崇高的社會理念,就必須和獲利的商業行為撇清關係。

Thomas擔心「台灣吧」一旦開始賺錢,會逐漸失去原本的初衷,甚至被社會輿論指責。然而,夥伴的一句話卻徹底說服了他:「在台灣,做壞事的人賺進了大把鈔票,我們在為台灣做好事,為什麼不能賺點錢?」

Thomas告訴我:「如果一個社會容許做壞事的人賺大錢,做好事的人卻只能簞食瓢飲以明志,那這個社會有很大的問題。」將自己的理想商品化,從中獲取利益,真的大錯特錯了嗎?

「台灣吧」能透過幽默的動畫說故事,用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重新包裝台灣史,最初的目的無非是想拋磚引玉,喚起大家對這塊土地歷史的關心。他們賭上熱血換來的成功,無疑給了許多正在思索未來的青年一劑強心針。然而,像這類有意義的事若要長期運作下去,必不能永遠靠熱血來支撐,他勢必得在這社會上找尋一個賴以為生的方式,勢必得想辦法賺點錢。

果不其然,當「台灣吧」開始獲利,團隊成員掌握更多資源,有更充裕的時間和金錢能籌拍每一集的影片時,質疑的聲音也跟著出現。某日,我隨意瀏覽「台灣吧」影片下面的留言,發現有人批評他們是:「表面上講述台灣歷史故事,實際上只為了賣公仔圖利的組織。」

這類批評的荒謬在於,任何一個產品的完成都需要投入成本,尤其「台灣吧」這種高人力需求的影片,更不可能長期依靠這些青年無償的「熱血」。要永續經營,賣廣告、談合作、販售公仔等副產品,勢必得成為這個團隊接下來的選擇。但我們的社會卻將這類帶有商業利益的行為,視為該團隊的最初目的,進一步予以否定。這似乎是在說,年輕人可以燃燒青春、揮灑熱血,為社會做很多很多事,但前提是不能從中謀取個人利益。一旦和金錢沾上邊,理想就被汙染了、就不崇高了。

這中間顯現的社會默契,讓我到不安。我想起許久之前看到的一個小故事。

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在預見了橄欖油會豐收後,就投資買下各地的榨油設備。後來橄欖油果然豐收,他又看準機會將設備出租,結果賺進大筆財富。然而,當眾人正歡喜讚嘆著泰勒斯慧眼獨具時,這位哲學家卻沒有因此感到一絲喜悅。

他說:「當我還是一個窮哲學家時,我日日免費提供人們這世界的真理,人們卻不屑一顧。今日我率先破壞經濟體系而致富,人們卻對我讚譽有加。」這故事揭示的社會現象,至今依然存在。

似乎那些讓人們心靈富足的行為,並不具備獲取利益的資格,只要一和金錢沾上邊,就弄髒了當初「崇高」的理想,違背了眾人的期許。弔詭的是,那些一開始就擺明要圖利的,用盡手段賺取大把鈔票,人們卻只會讚嘆他們投資得法,理財有方,無論他們的行為是否能讓整個社會更進步、更和諧。

靠金錢的流動來獲利被視為理所當然,苦心提供的精神食糧卻被看得廉價,才是這個社會所迫切需要面對的問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