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改、美牛與輻食:全球化下的台灣食安治理困局

友善列印版本

時序進入2015年,台灣食安風暴仍未見停歇之勢。二月初,義美食品高志明總經理於臉書發表聲明高調抨擊行政院領軍基改作物種植政策,隨即引發各界對基改作物與食品風險的正反辯論;幾乎是同一時間,經濟部公告研擬開放美國牛隻的食道肌、血管、頭骨肉、面頰肉、骨髓與牛油等六項雜碎產品進口,引來消費者團體及民眾的不滿;三月份,爆發廠商偷換產地標籤違法輸入日本福島、千葉、茨城、櫪木及群馬等五縣市食品的消息,政府四年來信誓旦旦的嚴格把關口號再度受到民眾高度質疑。

台灣民間與政府的信任僵局

近年食品安全問題迭起,台灣多數民眾對於政府已產生信任危機,綜觀人民心態的外顯行為,呈現出兩種走向:一是轉而投射、尋求所謂良心企業與正義立委之依靠;一是效行俗語所謂「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索性全然忽視事件的發生。

以基改作物政策事件來看,出現食品企業取代政府機關成為食安政策發言人之奇特現象。高志明總經理發表聲明當天,義美食品臉書湧入數以萬計粉絲按讚、留言與轉貼,不僅高本人被暱稱為「台灣最後良心」,網友更在三月份義美與全家超商擴大結盟後發起「用新台幣讓它下架」行動,創下單周銷售近五十萬瓶豆漿的業績,義美儼然成為非基改食品議題的代言人。

反觀主管機關農委會僅以一份「農業基因改造科技秉承積極研發、有效管理之政策」之聲明回應;另一方面,有水稻之母稱號的中研院余淑美院士,以專家身分於報章發表基改作物實為拯救糧荒之解藥,試圖以傳統單一科學知識溝通方式,意欲說服大眾對於基改作物不應抱持無謂恐慌。然而民眾對行政院企圖發展基改產業的政策,撻伐之聲已難挽回。

美牛雜碎進口事件,更凸顯政府在制定關乎民眾健康風險之政策初期,未納入公眾參與機制所導致的治理信心危機。2009年及2012年,台灣民間團體曾分別以狂牛症及瘦肉精為倡議主題,試圖阻擋美牛叩關,但均功敗垂成。今年,經濟部在農曆年前以美牛雜碎不屬內臟、原本就可進口為由公告研擬開放,只給包含年假的三十天蒐集意見期限,不僅被質疑是藉犧牲民眾健康換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門票,更徹底暴露出政府面對公眾風險議題仍採取威權專家姿態,完全無視現今公眾參與式民主之風險治理原則。

食安規範和執行間的巨大落差,在日本福島等五縣市食品違法進口事件中具體呈現。2011年3月14日起衛福部早已禁止福島等五縣市所有食品進口,但此次爆發眾多進口食品更換產地標籤入台銷售,光是疑似有問題的商品封存就超過一百公噸,顯見這四年來,政府該做的把關早已完全不設防。衛福部公布,至今檢驗400多項產品輻射均未超標,呼籲民眾安心,馬上有藍綠立委提出放寬輸入管制。這是否為五縣市食品解禁所預先擬好的劇本,仍有待日後觀察。

此事件則有一獨特現象值得探討:由於對日本的特殊情感或消費習慣使然,事件爆發之前,多數民眾根本對日本進口食品可能有輻射汙染風險毫無認知;事件爆發之後,仍有一部分台灣民眾表示根本沒有輻射食品污染議題,甚至認為比起台灣黑心產品,還更願意選擇日本食品。這或許呈現人民在食品選擇心態上,風險感知及風險在地化的獨特性。

全球化下的風險治理機制須從開放公眾參與開始

基因改造、美國牛肉及輻射食品,三個看似獨立的事件,若放在全球化脈絡下來看,實有連動之相互影響關係。由於全球化下市場霸權支配帶來強勢文化商品化現象,所以我們被暗示或說服偏好帶有漂亮油花脂肪的美國牛肉;美牛來源多是以廉價基改黃豆與玉米大農飼養的牛隻,由此可說明掌握基改種子權力的跨國企業如何遊說政府推行相關政策;不同於代表美式文化的基改食品,無論是出自歷史或是文化因素,台灣人對於日本福島核災後產生的種種環境生態與食物健康的風險影響,似乎採取一種比較寬容的態度。而如是態度與主管機構的鬆散治理是否有互相增強的效應,有待探究。

受到國際政治現實與自身國家產業政策影響,台灣有近七成的食品需要自境外進口,在面對全球化流動的食品風險危機,台灣政府的因應顯得左支右絀招架不及。而民眾對政府的強烈不信任,讓情況更為艱鉅。

台灣歷經威權解構及壓縮的現代化進程,對於風險治理仍停留於單一父權式專家科技主流模式,不斷試圖以科學證據、耐受劑量或官員個人式保證,企圖說服民眾忽略尚有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安全風險,卻往往故意忽略民眾的風險認知與當代個體學習累積的地方知識架構。

唯有揚棄此傳統模式,在政策規劃初期即納入公眾參與,從科學、社會、文化、環境與生態等多方考量面向制定風險治理方式,形成協調者而非上對下的決策者形式的典範轉移,方能突破目前民眾與政府間的信任僵局,解開台灣食安治理的困境。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