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太陽花學運(的紀錄),是台灣公民社會深沈反省的前奏

友善列印版本

很快地,318過去一年了。對於這場不單震動兩岸統治高層與社會,其振幅更遠播世界的占領運動,自少不了許多紀念與回顧的儀式。或是出於對行禮如儀的研討會的厭煩,有種聲音認為,對這場運動我們這一年來已談得夠多,該知道的都知道了,與其任由每個人從自己的角度,事後定義這場未明確達成任何外顯目標的運動,不如省思自己跟它到底有什麼關係。當主流媒體仍習慣以「學運」來界定去年這場突如其來的驚蟄春雷,我們真的已不必反省、檢討這場運動,而只須自問它改變了自己什麼嗎(儘管這的確是必須問的問題)?我們真的已經知道各種或大或小該知道、值得知道的事嗎?別說只透過媒體媒介的真實來認識它的一般民眾,就是曾貢獻過心力的參與者,甚至是事後備受批判、成為檢討對象的核心決策圈,真的就知道太陽花運動的全貌嗎?

歷史及歷史研究早告訴我們,就算當時有位全知觀點的紀錄者,或由眾人協力鉅細靡遺地記下一切,怕都無法掌握到整場運動的走向、結果及後續效應,而這卻是擁有後見之明的觀察者的優勢,何況重大的歷史事件向來只能事後界定,而非行動者事前可決定或範限的。因此,我們同時也聽到另一種聲音,認為太陽花運動的影響極為深遠,它的效應毋寧是當抗爭形式上結束後才開始醞釀,我們有很長的時間慢慢思考它的歷史定位。問題是,我們現在的思考與行動不正會回過頭來證實或否定它的效應嗎?何況,我們真有時間等待嗎?台灣當前的處境真容我們慢慢思考、醞釀與雕琢嗎?

還好,我們有《這不是太陽花學運》。就書市上可見的關於這場運動的書籍來說,這是難得的兼具深度與美感的一本書,不但是我最喜愛的一本,就個人偏見來看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運動一結束便出版的《318佔領立法院-看見希望世代》,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即時訊息與分析,且已盡可能顧及多元異質的視角,卻難免因搶快以致質感上稍遜一籌,也因時間距離仍有限而無法提供較全面的分析與反省。後來的《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固然精美,更投偏愛視覺化的年輕世代之所好,可惜我覺得它看世界的方法仍嫌淺薄、單一。至於《受縛的神龍:太陽花學運後的民主反思》雖嘗試反省民主、法治與自由市場的經濟邏輯,卻似未搔到癢處,離公民社會的動能甚遠。

經過一年的沈潛,我們現在有了精緻的,值得所有關心者典藏的《這不是太陽花學運》。說它精緻,我指的不是用紙、影相與美編(雖然本書在這些方面實際上皆有可觀之處),而主要是講內容。不說別的,光是此書從時空脈絡清楚交待318運動的發展,讓同時代大多數原本只知片鱗半爪,而難窺運動全豹的讀者,以及不曾經歷這場運動的後人了解到,原來這場運動是如斯曲折、豐富,瞬間便可在時空縱深的烘托下獲得一個整體感、立體感,已是不可抹滅的貢獻。更難得的是,作者群有高度的自覺,雖企圖多角度、全方位地觀照這場運動,希望留下318運動的「全紀錄」,卻深知這是不可能逼近的理想,故開宗明義宣告「這不是太陽花學運」,不但引導讀者從更廣闊的視野來考察、定位這場運動,更語帶雙關地點出,本書僅是運動的再現,同時卻也不止於只是運動的再現,而是也帶入了考察過去、指向未來的反身性自省,希望藉此容納並開啟多元、流變的詮釋視角。

透過本書依照時間先後對最基本,卻常為人忽略的事件序列的爬梳,我們才更清楚地了解到,是靠著多少人的長期堅持與努力,多少的偶然、意外,以及多少無名者(包括糾察、醫護、後勤乃至不過就是現身席地而坐的參與者)的貢獻,才共同打造、成就了這場運動。同樣地,經由本書對議場內外空間的導覽,以及對眾多肖像的深入厚描,讓社科院、八巷、賤民、奴工、公投盟、同志、守門人、公務員、基進側翼、零貳、大腸花、路過中正一……一一又活了過來,走入我們的眼簾,我們才更深刻地體悟到,是在怎樣的特殊空間區隔下,以及儘管有種種差異,卻能在「相忍為運動」的結盟基礎上,創造出外觀上的團結與統一,從而不致被媒體以分裂作文章,令結盟基礎本不堅實的運動從中夭折。而本書對新舊媒體的對比分析,不但讓我們迅速明白為何年輕世代不信任主流媒體,為何這場運動得以興起,並有偌大的動員力,也促使我們思考媒體的價值與責任究竟何在。

更重要的是,在理解之外,本書還為這場運動、為台灣社會開創了一個反省與檢討的公共空間。這不單有助於運動的療傷止痛,更是這場某個意義上仍在進行中的運動,以及整個台灣社會迫切需要的盤整。其實,不只是覺得遭到欺瞞、背叛或排擠的幹部,不只是媒體關注的明星或社運熟手才會有「運動傷害」,眾多曾參與此運動的無名者與社運素人,往往也有不知如何表達,因此有時反而更為抑鬱難解的無力、焦慮、憤怒與哀傷。所以,認真盤點運動的成就與後果,確認到底做到或影響了什麼,做錯了什麼,怎樣可以做的更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這不只是對自己與支持者負責,同時也是再出發的動力。

可困境是,誰或哪個團體有權或有能力發起或主導這樣的反省與檢討,特別是當傷害已經造成,而信任不再時?何況,大家又有正當理由忙於應接不暇的新挑戰、新活動,這個雖必要但又看似不急迫的自省,很自然就這樣拖下去。在這樣的情況下,夠了解內情,卻又沒有鮮明團體屬性的《這不是太陽花學運》,無疑成了適時的催化運動幹部與公民社會反省的重要觸媒。雖然,可能因為擔心惹出爭議及壟斷詮釋權的批評,本書並未正式盤點這場運動的成敗,但其點到為止的提問,已足供我們深思。如果,一度掛上的彩虹旗沒拿下來,如果,原本就有核心成員主張的「黑箱」、「服貿」、「自由貿易」三者全反,成為運動一以貫之的主訴求的話,這場運動的發展還會一樣嗎?雖然沒人能真地回答這種反事實的提問,但假如在前述情況下運動的發展仍相彷彿的話,我敢肯定這場運動的貢獻會更大,對台灣社會的正面影響也會更多。

正如本書點出的,這場運動所顯示出來的,基進民主模式下多元結盟的團結,並非經過充分溝通討論,建立在穩固共識基礎上的結果,而更像是義氣相挺加上形勢所逼的產物。連當時的《中國時報》社論都認為,反馬是這場同時反服貿、反自由貿易、反中與反馬的運動的公約數。這非常像威權或極權統治下,主政者與政治會成為所有不滿的箭靶一樣。然而,只靠共同的敵人被動、消極地促成團結,顯然是不夠的。特別是當我們選擇繼續相信且堅持民主體制,同時又要應對威權中國的野心及圖謀時,更是如此。如何促成各社運、公民與學生團體的積極對話與有機結盟,全面性地深化社會民主,厚實台灣公民社會的基礎,恐怕已是必須排上時程表的課題,而無暇容我們再慢慢思考、醞釀。

一如太陽花運動讓我們看見希望,不但再次確立民主是台灣的核心價值,並成功捍衛它,更倡議了平等與尊嚴的新價值,《這不是太陽花學運》也為我們帶來希望,讓我們看見台灣公民社會活潑的動能與反省力,並隱隱點出身為社會一員的你我可以嘗試的努力方向。作為社會的自我觀察,兩者都以社會不是這個樣子,而應該是那個樣子的方式,展現出其批判的力道。像這種不受學院框框範限,不被學者規條綁住,而能發人深思的知識之作,無疑正是我們此時所需要的。

稍感美中不足的,一是較欠長期的宏觀視野,二是未曾討論後續的發展。本書雖也嘗試指出新自由主義的普世因,以及中國因素的特殊因,但並未從國際政經格局的歷史脈絡深入剖析太陽花運動的形成與影響,以及台灣接下來得面對的問題。大家都清楚,太陽花的對手不只是馬政府,而是也包括北京。而中國之所以能運用重商主義手法,以經促統、以商圍政,係建立在美中建交以來,東亞實已進入後冷戰時期,以致中國可在美國推動的新自由主義浪潮下,沿著東亞諸國的成功軌跡,從世界工廠發展到世界市場,變成紅色資本主義,以致雖日益成為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與假想敵,同時美中卻也有愈來愈多的共同利益。

大家對2012年總統大選時中國因素的影響印象深刻,卻可能選擇性地遺忘美國的介入。近日施藍旗與包道格的發言,再次提醒我們,華府也是必須納入考慮的對手,要慎防美中聯手逼台就範。畢竟,2012年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下,民進黨才會認為台獨建國沒有市場,必須考慮執政最後一哩路的問題。太陽花運動的出現雖讓我們看到希望,暫時遏止了此一趨勢,但危機並未真地解除。面對這樣的問題,光靠「天然台獨」恐怕是不夠的。太陽花運動的退場聲明自認已打亂中、美、日對台灣問題私相授受的強權布局,對此顯然是有意識的,但正如本書引述寇謐將的評論指出的,赴海外宣傳的青年運動領袖對國際局勢恐僅一知半解。

其次,既然本書是一週年後的產品,好該梳理一下太陽花之後的發展,釐清其直接及外溢效應,尤其不應迴避關於柯文哲現象及九合一大選結果的討論。太陽花運動結束時,社運及公民團體實陷入要否參選的兩難,一方面雖早覺應推出自己的政治代表,另方面卻怕觀感不佳及沒有空間,以致未正式投入,使其創造出來的能量為柯文哲及民進黨接收。如今才決定投入選舉,為時已晚,勢難光憑明星光環便當選,而有賴勤奮耕耘基層,累積數年方可為功。儘管如此,太陽花影響下的九合一選舉結果,終究打破了「兩黨政治」的迷思。而且,「左」可以不再與「統」有關,而首次正式在政黨的層次上與「獨」結合,毋寧也是值得欣喜的發展,期待它有助於帶動社會全面民主的發展。

此外,民進黨固從太陽花獲益,但如果當初民進黨是推出自己的台北市長候選人,整個九合一選舉極可能重回藍綠對決的格局,國民黨恐怕不會敗的如此慘。柯文哲的「素人」形象,不但讓他成為造王機器(king makers)眼中的潛力股,也成了素人大眾的投射對象,並因媒體的高度關注而在全台產生效應。其實,類似的模式早已有之,從陳水扁、馬英九以迄蔡英文,可謂皆如此。有鑑於此,我們須特別留意「媒體統治下的民主」(media democracy或甚至mediacracy)。因為媒體在威權體制下固會成為統治的工具,在大眾民主體制下,卻可能對政治殖民,且新舊媒體皆然。因此,本書固指出新媒體許多令人感到振奮的發展,如g0v零時政府、沃草、新聞e論壇、攝護線、…等,但舊的主流媒體的改革,仍是不可放棄的戰場,且對新媒體一樣也要保持勿淪為媒體統治的警覺。

儘管有此小缺憾,但我相信這本書將會是下一波波瀾壯闊的運動的序曲。就如太陽花運動是眾多力量的匯流,對於這場運動的定位與反省,毋寧也是開放的,而台灣的未來,更要靠大家的努力一起來界定。所以,我不建議讀者只把這本書視為太陽花學運的紀錄或延續,而更應期待它是台灣公民社會深沈反省的前奏,並一同匯流到這場你我都注定要捲入的時代洪流中。

關鍵字: 318九合一大選媒體服貿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