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RT存與廢之外──台中的另一項課題

友善列印版本

新任台中市長林佳龍近日宣佈廢除台中BRT系統,引起各方熱烈討論。根據媒體報導,台中BRT經過專家體檢後,小組報告提出的四個方案,分別是完成國際標準BRT、有優先號誌的混和道、無優先號誌的混和道,以及公車專用道[1]。然而,林佳龍最終卻自行提出了第三與第四方案折衷而出的「優化公車專用道」,此外,才當上市長不久的他,似乎記性已嚴重衰退,導致忘記自己兩個月前才說過BRT之存廢,會依市民之意願來決定[2]

right to the city 市民改變城市的權利

當大多數先進地區都已經在批判與反省城市中到底誰有權利參與、誰則被排除在城市之外時,台中大多數具有政治參與權利的市民,似乎都還不知道原來自己有這樣的權利,以為只要去投投票,或者,看見執政者們揮舞著民調數據來為政策的正當性背書[3],人們就以為這樣就是民主了。

這些想法,普遍是新興民主社會中人民對於民主政治想像的匱乏,以及過去權威專制體制遺毒下對於參與公共事務淺意識的排拒。然而,民主,從來就不是我們小時候國民黨課本裡什麼「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的「選票」、「選民」層次的概念而已,而是學習如何成為能夠在公共領域中理性的溝通、表達彼此意見的「公民」。公民社會的概念源起於蘇格蘭啟蒙運動的發展,主要目的是反抗專制主義或威權控制,它不僅是一個抽象概念,更是實實在在的社會活動。

若從戰後歷史性的社會分析來看台中這座城市的特性,很清楚的可以看到台中與北高兩地之不同。從早年的二二八到美麗島,高雄都扮演著台灣本土社會對抗權威統治的關鍵角色;而作為政經中心的台北雖然擁有著中產社會的保守性格,但也仗著社經文化資源集中的物質基礎,除了民主運動之外,80年代後隨著經濟起飛帶來的都市土地運動與環境運動,台北的公民社會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空間不只是反映(reflect)了社會,空間還表現(express)了社會

曾有網路媒體文章指出,現在台中的現況就是:虛華的建設、沒落的舊城、消失的歷史[4]。莫名其妙的台灣塔、話眾取寵的國際歌劇院[5]、趕在任期內上路的假BRT,這些東西,就算先不論是好是壞,但也總不像台大蓋個人文大樓一樣,要蓋不蓋吵個沒完,在台中,好像總是沒有什麼人在討論。台中的城市空間,表露出了這是一個沒有市民的城市(cities without citizens)。因此,當今台中面臨的問題,在我看來並非BRT存與留非黑即白的問題,而是需要更多更多廣大的台中市民們在這個時刻,一同組織、對話、協商討論,進而真正的影響市府的決策;台中面臨的問題,不是藍綠的政治鬥爭,而是公民社會成熟的程度。成熟的公民社會,不會滿足於政府片面的民意調查[6],或是敷衍了事的公聽會,而是藉由自下而上自主建立的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好好的去「爭論」一番:我們到底要一座什麼樣的城市?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