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育,是否可能多元並陳?

友善列印版本

當今台灣社會在政治上極少有共識。或許最接近共識的,是主張「台灣的前途由這塊土地上的人民自己決定」;至少在表面上,只有極少數的人公開反對這點。然而,對部分人士來說,現在出現了一個「危機」。

根據「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重要政治態度分佈趨勢圖」,台灣民眾的台灣/中國認同在近二十幾年出現了極大的變化。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包括「中國人」與「都是」)的比例從1992年的接近六成,掉到只剩下約1/3;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不包括「都是」)的比例則從不到兩成攀升至超過六成。如果真的讓這塊土地上的民人做決定,台灣只會離「祖國」愈來愈遠。

為了「危機處理」,當前這個具有特定立場的政府與部分學者提出的「診斷」,是自從總統民選之後教科書成為「灌輸台灣認同」的政治工具,因此急需「撥亂反正」;而這也正是歷史課綱「微調」的迫切性與正當性──至少對這些人來說是如此。因此,即使違法,教育部仍要強推課綱上路。

然而,或許我們應該再思考一下「台灣的前途由這塊土地上的人民自己決定」這句話的意涵。除了形式上要能夠「做決定」之外,更重要地是這份決定是「自己」的決定──在決定的過程中不受到脅迫;此外也必須擁有充分的資訊,並且免於受到意識形態的洗腦。

當然,這樣就會出現一個問題:歷史有可能免於意識形態嗎?或許有,但是至少目前支持黨國史觀與非黨國史觀的人,往往都認為對方的主張不過是一種洗腦。在各方皆具水平以上的理性判斷能力,卻仍出現爭論的情況下,或許只能訴諸最公平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民主的方式,讓人民決定。

就此而言,或許可以思考這樣的歷史教法:從「微調爭議」談起,解釋台灣/中國認同是一個「現在正在進行的爭論」。遇到爭議時,則是各種立場並陳,讓人民自己在充分考量過各個立場與背後的理由之後,自己做判斷。

舉例來說,講解台灣定位時,王曉波式的中國正統史觀──主張幸好有明鄭、清廷、中華民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偉大的中國道統保衛台灣,不然這塊土地必定淪為殖民地,這種說法要教。相對地,史明式的台灣本土史觀──主張任何「外來政權為了外來政權利益的統治」皆算是殖民,而從這套標準西班牙、荷蘭、鄭氏、清帝國、日本、中華民國等通通算是外來殖民政權,這種說法也要教。更重要地,就是在教導這些不同史觀的同時,要講解特定史觀、用語背後的道理是什麼:「日治」「日據」分別代表什麼意思?「中國」「中國大陸」背後隱含怎樣的判斷等等。

當我們說,「台灣的前途由這塊土地上的人民自己決定」,是希望不論是統一或獨立,都是透過民主過程決定。堅持民主,就是相信人民在獲得充分資訊、不受脅迫與洗腦的情況下,能夠共同作出最好的決定;這是一種對於他人理性、判斷力、自主性的信賴與尊重。

或許我們應該更進一步思考,是什麼樣的心態,讓人害怕多元觀點並陳?一種可能性,就是這些人擔心各個立場並陳,最後人民必定趨向特定「錯誤」的政治認同。他們因此認為必須高舉特定「真理」,確保年輕人的心靈不受「污染」。然而,這種不信任人民獲得充分資訊後可以做出理想判斷的心態,與民主對於人民理性與判斷力的信任並不相容。這種人高喊威權的口號「這是為了你好」,對民主只有假惺惺的認同。

另一種可能性,則是偏向陰謀論,也是我自己所接受的:這些人根本不認為在理性的對話中,把所有資訊攤開之後,自己的立場在道理上站得住腳。但是人民持有特定意識型態對他們的政治立場有利,因此必須透過政府政策對人民洗腦。這種人赤裸裸地反對民主。

此時或許我們該思考這三個問題:一、如果歷史教育陳述多元立場,台灣/中國認同會有怎樣的變化?二、哪些人會堅決反對這種教法?三、即使民主社會不應該禁止反民主的主張,身為一個公民,我們有什麼理由繼續支持那些假惺惺認同民主或赤裸裸反民主的人或團體?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