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真的是北京話嗎?

友善列印版本

說到我們現在的「國語」,大家應該都知道是中華民國政府在20世紀初制定的,但國語究竟是不是當時的「北京話」?聽說當時開了一個會,選擇國語該是哪個語言,廣東話以兩票之差輸給北京話,我們差一點就要以廣東話為國語,這又是真的嗎?

首先,廣東話這件事完全是不存在的都市傳說。國語的制定確實有經過「投票」階段,只是這個投票並不是投「哪個語言」當國語,而是投「哪個字該怎麼念」,我們等等介紹。

在這之前我們先看看「國語」-如果你還記得一點國中國文,你應該記得有些詩的押韻怎麼想都不對,老師告訴你這是「入聲字」,有些老師會教你用台語或客家話確認。這個「入聲字」是漢語一直以來很大的特色,只是為什麼在我們國語裡面全部消失了呢?

話說到大家常以為是國語的北京話-其實在清朝入關前,當地人所講的話可能還保有入聲字,只是這個時候的入聲字已經搖搖欲墜。滿族人來到北京後,發現許多詞滿語中沒有,於是從北京話裡頭借了一堆詞;另一方面,清政府-或說中國歷代政府-語言政策並不激烈,所以去北京生活的滿人也開始使用漢語。當時的清廷把原本住在內城裡的北京人趕到城外,宮廷城內則通用還有入聲的南京話當官方語言,因此,有個說法是:因為滿語當中沒有入聲,他們講話時,也就自然不太會發入聲字的音,久而久之北京內城的「口語」就可能就因此喪失入聲字了。不管真相如何,可以確定的是老北京話一直都跟台語一樣,有分「讀書音」和「白話音」,當時的人們在念詩詞或唱戲時,還會使用保有入聲痕跡的北京話念。

20世紀初期,中國吸收了日本「國語」的概念,決定訂定標準語,只是決定國語的方式卻有些草率-當時的「讀音統一會」找了一本記載字音的字典,接著由每個省派人來,選了6500字,個別投票,得到最多票的就成為標準音,以彰「民族共同之志」。此舉在現在看來簡直民主地有趣,它讓共通語失去了一個自然語言正常的體系;再者,使用區域較廣的語言、以及委員會占較多名額的省份,在投票中佔有優勢,途中南京話為主的許多語言特色也被加進來,以致於最後出現的結果是一種「似乎是北京話、但融合許多南方語言特色的『新』語言」。重點是,還保有入聲!(所以是五個聲調),像「白」這個字,就是念成短促的「ㄅㄜ」,其他也有一堆跟我們現在的國語不同的念法。

定好這套「標準」後,紛爭還沒結束。有人批評這套人工的音根本沒人說,只有趙元任(一位語言學家)會說;還有一些人覺得漢字應該廢掉、但拉丁字母記不了這種「融合各種特色」的標準語,他們要求要重新審定標準音。只是當時中國忙著打仗,內憂外患、局勢不穩,哪管得到什麼語言。最後,就是由幾個知名語言學家自己開會決定,語言學家們決定以改北方官話為基底,放棄之前的討論結果。1928年,新的標準音出現,這次的標準音以北京音為基底,同時為了拉丁化及學習方便,刪除了部分北京話的讀書音,此外還有一些東西也被刪除。這套新的「國語」-換句話說,便是「稍稍簡化、無入聲字的北京內城話」。說穿了,其實就是六個語言學家拼命開會開出來的。

國民政府來台,帶著這套「新國音」一同進入台灣人的世界,隨著數十年的使用,演變出現在台灣的「國語」,這個語言已經發展許多與北京話不同的特色,在討論的時候,我們叫它「台灣華語」,以區別跟北京話、普通話的部分差異。這也是為什麼,去北京的時候,大家會跟你說北京話不一定是他們的普通話。只是,如果你細看我們這套「標準」,你會發現,所謂的「標準」和「對錯」其實都只是統治手段,定下標準的立意是為了讓我們易於溝通,而不是規定每個人只能「照著標準」講話。

所以,下次遇到喜歡質疑你「念錯」的字音魔人,不如拿起民初第一次審定的標準音苦笑反擊:「不好意思,可以說中文嗎?」

2015.01.14作者增修:謝謝下面留言各位先進的意見指教,小弟業已針對一些意見修改內文一些地方。然篇幅有限,礙讀者大多為非特定背景的一般大眾,加上入聲字的消失未有定論,暫採省略較多的敘事方式,日後會再思索學術語言與此類文章經營之間的平衡點。

(想想論壇備註)本文原文於2015年1月13日刊載於「故事」網站(gushi.tw),經該網站與原作者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