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想想】不能只看註冊率決定大學退場

友善列印版本

日前教育部公布大專校院103學年度日間部的註冊率資料,雖然刻意隱藏全校的註冊率,一如預期,媒體仍將焦點集中在哪些學校招不到學生、將面臨退場等,教育部也端出所謂的輔導機制與輔導名單。然而筆者認為,這樣的作法非常不妥,如果僅憑註冊率決定哪些學校該退場,將嚴重影響台灣的社會文化發展、阻礙區域均衡,而應以更廣面向來思考退場與高等教育未來走向等問題。

我們先來看這次公布的註冊率說了什麼?撇開碩士與博士班不論,在註冊率偏低科系的部分可以發現:

  • 公立的一般大學學士班,註冊率皆高於五成。
  • 一般大學註冊率不到五成的有三校15系,都位於南部,都是2000年新成立的私校,其中一校有6個科系甚至都低於兩成。

技職體系部分,由於部分系科開放高中生申請入學,教育部只提供不含與僅含申請入學分開的註冊率,無法看到該系的全貌,但我們仍可歸納出:

  • 技職體系學校註冊率五成以下(含五成)的科系遠較普通大學多,四技451個、二技46個、二專2個、五專60個科系,其中公立的分別是66、6、0、3,也就是說招生率不及五成的科系私校遠高於公立學校。
  • 如果只看四年制的四技,註冊率低於一成的有五校16系,並集中在中部與南部成立於1988、1989年的兩間學校。註冊率介於一成與兩成的共有81系,國立有七校10系,以離島與中南部為主,私校71系,有四間學校同時擁有五系以上前述註冊率區間,除先前那兩間外,一間位於桃竹苗、一間在東北部,恰巧都是60年代成立的專科學校,並在2000年前後改制為科大。

也就是說,註冊率偏低的問題,技職體系遠較一般大學嚴重,五成以下高達451個科系,已佔這次查詢整體公私立技職有效科系註冊率1880系的24%。其中私立又比公立來的嚴重。至於一般大學的部分,雖然不像技職體系那般糟,但註冊率低的學校仍集中在晚近新成立的私校。

由於學費是各大學主要的收入來源,招不到學生意味著沒有必要的經費收入,可以想見一旦未獲改善,連教職員薪水、水電費等日常運作都可能陷入窘境,併班、併課或不按課表上課等嚴重影響教學品質的措施也會出現,也因此教育部訂出學生數未達三千人、近2年註冊率未達60%;校務或系所評鑑未通過數達一定比例;或積欠教職員工人事費6個月以上;違反法規等標準,由教育部專案輔導、限期改善,而有所謂退場輔導名單的出現。目前有4所技職、2所大學,共6所在列。同時也能預期今天公佈這些註冊資料,將使這些科系的入學狀況雪上加霜。

但讓學生人數、註冊率過低的大專校院退場,這樣真的好嗎?

檢視這些註冊率偏低科系所在學校,再加上去年退場的高鳳數位學院與永達技術學院,可以發現這些學校多集中在南部、竹苗等原先資源即相對缺乏的區域,這些地區不只高等教育資源缺乏,譬如屏東,全縣公私立大專校院扣除高鳳與永達後僅剩四所,有的還是該縣市唯一的一所。包括交通建設、醫療、工商活動乃至消費娛樂,都較國內其他區域,特別是北北基來的弱勢。招不到學生是否能直接歸因於這些學校辦學不好?有沒有可能是其他因素,譬如地理區位、生活機能不足,因而無法吸引到師生?

而大學除了提供學生教育服務外,校園周邊衍生的經濟活動以及與社區的互動,倘若再考慮近日很夯的在地化、在地經濟,大學更可承擔區域就業、研發、產業合作、文化等的功能。因此,大學退場絕對不僅僅是師生權益與安置的問題而已,如果放任大學依「市場機制」退場,會不會讓台灣的區域發展更加失衡?弱勢更加弱勢、資源更朝北北基集中?

此外招生問題嚴重的科系以技職體系為主,但「重學術、輕技術與實務」不正是當前台灣高等教育面臨的重大問題?我們難道要坐視技職體系繼續崩壞?

最讓人遺憾的是,大學應以學生的教育為主。在討論學校是否退場時,主管單位卻以財務經營出發,把師生化約成統計上的數字,一點都沒有關照到類似教學品質、畢業生就業力、如何促進獨立思考與研發能力等等。我們不要忘了教育部每年手上還掌握著數百億的經費,也對各大學擁有不小的影響力,當然有引導高等教育發展方向的能力,為什麼不藉這次機會想辦法提升教育品質?

從人口統計來看,未來幾年各大學因生源減少面臨的退場壓力將一年強過一年。根據教育部推估,2016年學生將遽減近兩萬名,2020年甚至較102學年度少了近六萬名,達目前五分之一的規模,對大學的衝擊空前。

為了國家的長遠發展與平衡區域,筆者認為政府在面對這個越來越險峻的少子化海嘯,實在應該要利用這僅存的短暫時間做更全面的規劃,好好想想怎樣利用政策工具促成高等教育品質提升,如何與在地產業、文化與就業有更緊密的關連,如何重建技職體系等,而非被動消極地放任「市場機制」淘汰學校,這才是長遠之計。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