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班牙帝國的興亡看台灣

友善列印版本

2014年11月底時,有幸參加台大文學院舉辦的伊比利亞─亞洲論壇,討論西班牙帝國在太平洋所曾扮演過的角色。

相較於西班牙帝國在大西洋與美洲殖民地的角色學術著作與研究的汗牛充棟,其在太平洋的角色多侷限於其貨幣八元銀幣(pieza de a ocho,中國古稱多稱為雙柱或佛銀)被廣泛使用於東亞國際貿易之描述,無視於菲律賓曾是西班牙佔據時間最久(1521-1898)的殖民地之一,甚至連菲律賓的國名都是由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二世(Felipe II)而來。直至近年來,在西班牙對於其帝國亞洲領地與文化影響的討論才開始為當地學術界所重視。從此也可看出,西班牙學界注重於歐美兩大洲互動的大西洋中心主義傳統,是如何長期忽視太平洋與亞洲的重要性。

事實上,西班牙帝國在亞洲的影響,除了在其統治及經貿流通過的領土留下了大量的語言遺產,像是菲律賓語中眾多的西文字彙,以及日文與台語中的「麵包」(pan,註1)一字以外,更重要的是其促進了相對封閉的東亞各國與太平洋周遭地區間的貿易與文化流通。

但是為何盛極一時,歷史上第一個領土橫跨歐亞非美與大洋洲的日不落帝國,會走上衰退沒落之路?對此有很多理論,像是從美洲殖民地與壟斷跨洋貿易所獲得的金銀大量湧入西班牙,反而造成巨大貧富差距,以及西班牙當地生產活動停頓;西班牙經濟主力一直停留在封建時代的佃農體系,未曾發展足夠的商業體系與創新,導致階級制度與財富分配僵化,甚至到了20世紀還導致西班牙內戰與之後的佛朗哥獨裁政權;西班牙皇室花費過多軍事資源在避免帝國分崩離析,同時又陷入皇室內部與來自歐陸的權力政治爭鬥,使得其不斷重複內外交戰等等。

對此我們可以看出,似乎國際關係與歷史學者間的那句老話:「地理決定命運(Geography is destiny)」有所道理:西班牙有著面對地中海、大西洋與坎達布連海的海岸線,促使它不斷往海外探險擴張;但是身處歐洲大陸的邊緣,也使得它無法避免陷入歐洲各國爭霸與歐陸皇室之間的糾葛。

而若將這句話套用在台灣上,好像也頗有道理:台灣在近幾個世紀以來與中國及日本的歷史糾葛,以及當年分別佔據東南亞爪哇與菲律賓的荷蘭與西班牙,先後在台灣建立據點的戰略思維,似乎可以為證。但是如果再深入分析的話,就可以看出,西班牙帝國的問題在於其國內貧富差距與統治權力問題一直未曾被解決,而以佔據領土、劫掠金銀將國內問題轉向的策略,只是將問題延後,讓它爆發時的威力更加強大,後果更加長久。其將國內封建式佃農體制複製到其國外殖民地,也連帶使得這些殖民地陷入結構性的經濟問題中。也因此許多拉美國家人民,尤其是知識分子,至今對西班牙仍然沒有好感,並習慣將其國家大部分的政經問題都歸咎為西班牙殖民時期所遺留下來的未解燙手山芋。

若說以歷史為鑑,那麼我們從西班牙帝國的例子,可以汲取到什麼教訓?在好的方面,我們可以學習西班牙善用地理環境與文化優勢,利用台灣身為東北亞與東南亞間樞紐,同時也是中國、日本與南島文化交流點,深耕拓展台灣的觀光與文化資源,強化與前述國家及地區的經貿關係,並讓海洋與網路成為台灣通往未來的高速公路;而在負面例子的部分,我們必須先正視台灣內部貧富日益不均、就業機會變少、教育與社會脫節、產業未曾升級、居住正義等等內政問題,並加以處理。西班牙帝國(與其之後的許許多多獨裁政權及國家)的擴張策略已經證明,將國內問題內銷轉出口,向外尋求解決方案,也許能延長政權壽命,但是卻遺留下更多棘手的難題。

在動盪的2014年之後,台灣的大家應該利用奮起的年輕力量,與求改變的民心,為台灣開創一條新的道路來。期許新的一年能夠對台灣成為改變關鍵的一年,並證明地理位置不能決定一個國家的前途,只有決心才能決定命運(Determination is destiny)。

註1:一般認為日文中麵包(パン)一字來自葡萄牙文pão,但因葡文發音較像「包」,而西班牙文發音與日文發音一致,因此筆者認為此字乃是由西班牙文而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