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狗吹水】人權地圖的城市微旅行(2)

友善列印版本

高雄市政府出版的「人權地圖」,不僅可供城市微旅行之探訪指南,更可讓人透由具體事件的歷史發生地,以親歷事件現場的接觸,來勾串起城市小探險的微旅行。除此之外,置身於歷史本身的微暗之中,也可讓人自然而然地升起一種不斷地與歷史的過去跟現在互相觀看對話,並帶出一種歷史式反省的可能。

換言之,此種城市微旅行所探訪的「歷史」,不再只是事件場址而已,亦可能是一種「歷史」的想像與對話而來的各種省思。若承襲上一篇介紹的「美麗島事件」的衝突劇情的各種相關「景點拼圖」,並將「歷史」觀看的焦距擺置在抗議事件的「衝突與鎮暴」時,其帶出的各種歷史省思,頗值得玩味跟借鏡。

事實上,在美麗島事件中,由「混混cosplay暴民」向警察尋釁,讓民眾成為真暴民,證成「鎮暴」有理。此種戲碼,在國民黨政權統治下的社會抗議事件,似乎屢見不鮮。例如,1988年的「520」流血衝突事件,也是沾染著「白菜底下藏石頭」的「暴民」與「假農民」的疑雲。甚至,2008年3月16日,當時鄭弘儀主持的談話性節目《大話新聞》中,也有一位王姓觀眾扣應表明,當年自身即是服勤於「鎮暴警察」行伍中的一員,得到警方利用假暴民尋釁滋事造成暴動時,便進行鎮壓的指令。

然而,以美麗島事件為例,我們理解跟接收的美麗島事件的版本,是領頭人的歷史,並非參與草民的歷史。其實,在當年美麗島事件中,許多參與的民眾,他們並非國民黨派來的「假抗議份子,真尋釁滋事份子」,而是自發跟自主性地跟鎮暴警察對抗的人,尤其在訪調當年參與者過程中,更發現主動積極的抗暴,才是他們的真實心意。亦即,有許多對統治者的憤怒人民,是以主動積極的態度,採行激越行動,對抗不義政權跟體制;換言之,參與抗爭的民眾,並非抗爭領頭人所動員的消極客體,而是積極勇武的投入,有主動性,更有自主性。

一旦如此理解,便可以從過去那種引發抗議現場的流血抗爭,都是政府或有心人士尋釁所促發;然後,好像參與群眾集會抗議者,都是內建「和理非非」(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的超冷靜公民,並以此證成溫和與非暴力為群眾抗議的主旋律。若以此回望318太陽花反服貿運動中的324行政院流血事件,倒是有些值得進一步反思之處。

首先,曾傳出複雜的陰謀論,包括行政院設局「牽龜落甕」,以此取得鎮壓依據破壞運動;當然也有所謂尋找「首謀」,好似現場的群眾都是盲目,欠缺自主性的一般。更難過的是,這些陰謀論不單只是統治者方面如此炒作謠傳,連運動參與者也跟著以此想法起鬨。事實上,如果324有明確個別的「首謀」,那不就意味著現場參與的不是所謂「自主公民」了嗎?而這不是跟台灣社會最樂於吹捧的「公民」運動,有所相悖嗎?然後,此種聚焦「陰謀論」或者「找首謀」說法跟心態背後,則隱約伏貼著「和理非非」才該是運動的主旋律王道,此種奇怪的前提設定。因糾結於陰謀論與找首謀,而渾然忘卻更接近事實的狀況應是,只顧著以拖待變的跳針馬邦伯,早就讓現場公民的情緒,處於一燃即爆的滾沸狀態了,差別則在於誰不小心擦出引燃的火花。

不過,除了究竟是誰引發騷動的「首謀」,亦或陰謀論地認為騷亂是統治者刻意佈局引發,諸如此種討論對運動本身的反省,其實意義並不大。例如,「德國國會縱火案」(Reichstag ablaze)這場騷亂的討論,便相當有意思。1933年2月27日晚間,象徵德意志最高權力中樞的「國會」,突被一股無名大火襲染,經過27日晚間到28號清晨的縱情放肆之後,此座位於德國柏林的「國會大廈」便在一夕之間盡成灰燼。

四個禮拜前,此一國會大廈方才展臂迎接阿道夫‧希特勒踏上帝國總理的寶座,於是,躍動的火舞就像是挑釁跟摧毀德意志權力中樞的象徵展演。尤其,在1871年普法戰爭結束之後,德意志統一,此座國會大廈作為權力一統的中樞地位更形鞏固。於是,希特勒便利用此一國會縱火案,在大火當夜即以「保家衛國」之名義迫使德意志帝國總統保羅‧馮興登堡簽署「國會大廈法令」,並進一步以此法令暫時凍結了德意志基本法、規定叛國死刑罪等等。

由於縱火事件發生之後,員警在現場發現一名幾乎凍僵的荷蘭共產黨年輕黨員馬里努斯‧范德盧貝(Marinus van der Lubbe),並以嫌疑犯的名義將其場捕。不旋踵,希特勒以范德盧貝乃荷蘭共產黨員之藉口,將砲口指向共產黨和工人運動,並一舉將德國國會中的共產黨議員全數驅逐。迨至1933年7月,德國國會就只剩下納粹黨黨員了。

「國會縱火案」發生後,除了究竟是納粹陰謀策劃,亦或共黨鼓動的真相之謎的爭論之外,更重要的討論則聚焦在,工人運動是否應該使用個別的基進行動,以摧毀具有資本主義象徵的建築物呢?此種一時的激越行動,又對工人運動或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是好還是壞呢?換言之,當時歐洲左派運動家對縱火此一基進手段或行動的討論,是放在對運動本身的發展來考察。果若如此,324衝佔政院引發的流血事件,應該被討論的主要核心,則應該聚焦在這騷亂事件對太陽花運動本身的發展究竟為何?

於是,「人權地圖」在城市的旅遊羅盤,指向的不只是特別歷史地景的故事,更是一種不斷地與歷史的過去和現在,互相觀看、對話與反思的微旅行。那此種人權地圖的城市微旅行方式,不僅不枯燥,還趣味盎然,不是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