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兒的身分認同:以電影《陽陽》為例

友善列印版本

混血兒是什麼?是指不同種族、國家的人所產生的下一代。例如:麥士蒂索人是歐洲血統與美洲印地安血統的結合,又譬如電影中陽陽是台法混血兒。

先從「種族」這個概念談起,種族是如何被定義的?我們所區別的種族,可以藉由:語言、膚色、五官外表來判斷,然而這是社會上的定義還是科學上的定義?如果是科學上的定義,我們知道人類在「界門綱目科屬種」七大分層上是屬於同一「種」,在基因分別上,我們99%的基因是相似的,現在多數人認為我們的祖先起源於非洲,是由原居在非洲的人種遷徙,為了適應不同的地理環境,演變出不同的外表特徵,假設這個說法是正確的,那既然是「同一種族」衍生出的下一代,為什麼經過幾萬年後卻變成了「不同的種族」?還是這是種社會上的定義,我們區分了在生活方式、語言、外觀上不同的人,高加索人、南島語族人。就像我們為特色不同的水果:金鑽鳳梨、蘋果鳳梨、蘋果鳳梨,他們風味不同,但是本質不變。

那從「國家」這個概念呢?國家的定義是有人民、領土、主權、政府的一個群體。而國家和種族這兩個概念常常重疊,有時一個國家是一個種族,如以色列,有時一個國家包含許多種族。

然而不論是不同「種族」還是「國家」所產生的後代,我們都可稱為「混血兒」。但是,為什麼我們不將閩南人和客家人所生的後代稱為混血兒?他們在生活方式和語言上的確有很大的不同,甚至也有人認為他們在長相上有些許的不同。而至今台灣主權主義甚高的台灣人,也不會我們將台灣和中國人生下的小孩稱為混血兒,甚至我們也不會「主動」將台灣和泰國混血的後代稱為「混血兒」。

這讓我想起國中時聽到的一段對話。A說:「混血兒都好漂亮喔!」B說:「哪有,我表妹就沒有。」A:「是喔,你表妹混哪?」B:「越南。」A:「…」。我那時才發現原來我們的混血兒定義如此模糊不清。這是為什麼呢?是否因為種族和國家的定義都是由社會長時間下來共識出的,所以「混血兒」這個概念也是社會的主觀產物,我們將「外表」明顯與我們這個地方不同的人稱之為混血兒,就像我們常聽到:「混血兒都好漂亮喔!」「你看,那個人是混血兒耶!」通常都是指歐美洲的混血。甚至,或多或少「混血兒」這個詞變成一種帶點文化優越性的詞彙,當我們聽到「混血兒」這三個字,腦中會浮現的不外乎是:西方人、很漂亮、家裡一定很有錢〈才有機會認識外國人〉、語言能力很好…,這是屬於「混血兒」的刻板印象。

然而,既然種族、國家、混血兒,都是社會所定義下的產物,如果我們不區分種族和國家,活在一個不分彼此、世界一家的烏托邦世界,是否就沒有所謂的混血兒了?那他們也就不會有身分認同上的困境了吧!

暫且先撇開烏托邦世界的想像,我們來談論一下混血兒的身分認同。

由旁觀者看,常以一個人的外表和基因去判斷一個人的種族或國家,就像一個華裔,他出生美國、生活在美國、說著美語,但因他的父母都是中國人,他就在別人的眼裡是中國人,不論在美國還是中國。就像陽陽,她沒見過她的父親,不會說一句法文,在她自己的心理,她從來不覺得自己是法國人,但她終其一生要被貼著法國人的標籤。這是多麼殘忍的事。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每次陽陽被提到父親的事,她總以逃避的態度迴避,而在電影的最後一幕,她不停地奔跑,就像在不停的追尋:「我是誰?」

身分認同是甚麼?「身分」是指在一個場合他人對於自己的稱呼,例如一個人可能在家裡稱為父親,在公司是經理,在異鄉是高雄人,在外國是台灣人。而「認同」是指,一個人在心理層面所認為自己所屬為何,而當一個人在「身分」與「認同」上有所出入,「身分認同」的問題就會產生,例如:有些人生理上是男生,但心理認同是女生,就因此被人用異樣眼光看待。而陽陽這個角色也是,她被定位為一位混血兒,一個留著法國血液的人,但在自我認同上,她從來不覺得自己是為法國人,卻要一直承受他人的眼光,被檢視著,甚至可能被理所當然的質問:「你為什麼不會說法語?」

回到我們前面提到的烏托邦的世界,如果我們沒有國家或種族的分別,混血兒的身分認同問題還會存在嗎?

但是事實上,不只混血兒,我們社會上許多的身分認同問題,都來自於我們訂定了一個甚麼才是「正常、一般」的規範,以至於不一致的人需要接受他人的眼光看待,例如單親家庭,或者是同性戀者。混血兒的身分認同,只要我們這個社會還存在著既定的規範,他們可能終將活在一個身分與認同相互出入的社會。

關鍵字: 混血兒族群種族歧視多元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