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島史二十年後的再思考:紀念曹永和老師

友善列印版本

第一個發現的人
不知道將它繪在航海圖的那個位置
它是徘徊北回歸線的島嶼
擁有最困惑的歷史與最衰弱的人民
──劉克襄,〈福爾摩沙〉,1985

曹永和院士在日前以94歲的高壽離開了我們。

在1990年時,曹永和老師曾經在訪談中整理了對於臺灣史研究的看法,提出「臺灣島史」的概念,描述了臺灣歷史發展的大綱,之後曾數度進一步討論此一概念。在海洋史乃至世界史架構中鋪陳的「臺灣島史」,一方面是曹老師總結其數十年的歷史研究心得,另方面此一概念的提出,也回應了在臺灣民主化的歷史過程中,如何思考臺灣的歷史此一時代要求。

「臺灣島史」的提議在八0年代台灣民主化以來的歷史情境中,是同時代對於臺灣史作為學院歷史學知識的構想與期待之一。作為台灣民主化歷史過程中成立的「臺灣史」(相對於以往的「地方史」),乃至作為將歷史從「統治者立場」解放出來回歸到「人民的立場」的「臺灣島史」提議,必然的本身即是民主化歷史的產物。

在當時稱之為「臺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的「臺灣島史」概念中,曹老師提出了一些基礎性的看法:「歷史是由「人、時間、空間」三個因素互動、交織形成的。有各種人物,在歷史舞台上輪番扮演;於不同年代,歷史不斷呈現階段性的變化;空間的特性,更對一地人群與外界的接觸程度,產生關鍵性的影響。我們在做歷史研究時,應該周全的考慮這三個因素的各個層面,儘量擴大aspect,不要侷限在某個單一的觀點上。當我們能夠循序漸進,由點而線、而平面的去逐一探討,同時毫不忽略人、時、地的因素,最後一定能夠架構出total、global的史觀來。」這些看法現在似乎是歷史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的基本常識了,但是當時主要是針對長期在戰後官方意識形態影響下,以政治史,特別是以統治者立場為主,以政權更替為中心的歷史敘事,所提出的「另一個途徑」。

「臺灣島史」的概念所強調的「空間化」歷史學知識建構策略的可能性,包括將台灣視為一個全球化空間過程中的一個基本空間單位,作為島嶼,透過海洋,連結世界,以及以流通為中心的物質歷史解釋,呈現的不同歷史階段的空間再生產,乃至於包含在這個基本空間單位上登場的各種「人民」的歷史位置等研究構想的提議。在這二十多年來的臺灣史研究的發展中,也累積了豐富的成果。海洋臺灣的重現、多元族群歷史的書寫、山─海─平原或是社區─國家─世界的多重空間尺度的歷史概念化架構等等,可以說從多方面地回應了當時曹老師提倡的「臺灣島史」的概念。

「臺灣島史」的空間化的臺灣歷史研究提議,也並非沒有其限制。這些限制包括強調了島嶼與外面的流通與交通層面,卻似乎忽略了從生產面來看資本主義的全球空間化過程中的地方實踐,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社會性地產生了分殊化的重層的與不均質的歷史行動者。同時在反對當時既有的「泛政治化」歷史解釋(以民族為歷史主體的民族主義歷史,以及非歷史性的「國家」的歷史敘事單位)時,連帶的也忽略了「國家」,乃至「民族主義」等種種意識形態的角色,在某些時間點上,對於歷史發展的關鍵影響力。

此外,「臺灣島史」提議中的時間概念,似乎是建議著一種相對客觀的長時段編年時間。而這種以現代性或是資本主義時間秩序(抽象、空洞、均質、單一、不可逆、前進的)為基礎的編年時間,雖然在當時是一種是對治民族主義時間或國家主義時間的策略,長時段的時間或許也提供歷史(知識)客觀性的時間基礎,但卻可能忽略了編年時間本身的歷史性,乃至各種歷史行動者對歷史發展的主觀介入產生的各種差異並置的複數經驗性時間。

將時間客觀化的傾向所產生的限制,就歷史知識的內容而言,可能忽略了各種社會群體,乃至「人民」,在成為歷史主體過程中的主體經驗。在臺灣島史中登場的各種人民,恰恰正是帶有各種不同時間經驗的複數的「人民」。而這些進一步的討論,或許是「臺灣島史」之後進一步的課題了。

曹老師曾經提過的一段話:「臺灣當作一個國家不是很大,作為一個島也不是很小,對於島的價值,還是由這個島的人來製造,所以臺灣島能發揮多少價值,還是靠我們這些居住在臺灣的人去發揮;對於臺灣,人人有責任。」「臺灣島史」的提議曾經在「臺灣史」知識的歷史成立過程中,試圖探索過在知識海洋中的未知的領域。二十年之後,台灣的歷史未必仍困惑,人民也不必然是衰弱的,持續地探索在民主化過程中成立的臺灣以及臺灣史的各種terra incognita的可能性,也必然繼續著。

如何在不斷變遷的世界及其海圖上繪製臺灣島的位置,甚至在繪製臺灣島的同時,創造新的世界地圖。此後,在紀念曹老師之餘,或許更是我們應該要加以繼承的精神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