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台語片】九把刀電影前世今生

友善列印版本

九把刀電影作品在台港等地造成流行風潮,以其所反映的開放社會創意特質,和網路小說文藝脈絡,試做在地視角論述與台式文本解析。

不同於過去獨尊的純文學品味傳統,是看待從網路空間出發的九把刀作品的一個必要的角度,九把刀熱心參與近年的社會運動,也反映其網路創作與閱讀社群的關懷與氛圍。

網路文學「輕小說」和電視偶像劇的「輕戲劇」,相對於既定文學體制和主流戲劇品味的「輕」,跳脫了傳統好壞高低的取捨標準,訴諸廣大的核心讀者和迷姐迷哥群,顯現其文字和影像的重量,展現講故事的瀟灑信心,而成為新世紀台片復甦的基底力量之一。

有評論將九把刀比擬為當年同樣橫跨寫作和影視的瓊瑤,然而相較於1970年代的在地文化語言高壓社會,當今台灣相對民主開放的環境,新一代流行文化玩家所形塑的是另一種創意質地的想像奔放。

如果說九把刀是瓊瑤的傳人,兩人連結大概只有愛情這永世輪迴的遙遠夢境,不如好好看看九把刀電影前世今生,包括其頻頻致敬的雙周(周星馳&周杰倫),以及少年九把刀深刻記憶的《好小子》(1986)、《七匹狼》(1989)、《異域》(1990)等朱延平導演作品。

小野曾說1989年的《悲情城市》發出了中影出品新(浪潮)電影「最後的一聲悲鳴」,同一年,小五生九把刀看《七匹狼》樂不可支。在這新一代電影啟蒙的年代,悲鳴和歡樂,在台灣影史上,後者份量不會比較輕。

(10幾年前,小學生在電影院看得是中影出品《英烈千秋》、《八百壯士》、《筧橋英烈傳》等抗日「愛國片」哩!)

九把刀現象在台灣影史上重寫與補強的篇章是,從1980年代後期一直到近年來台片復甦前夕,20年的台灣電影低盪年代裡,非中影新電影一系的賣座台片,以及尚未大限回歸內地化的港片,看來仍舊持續醞釀揮發著與台灣民心保持共振的在地情懷呢!

再者,自1980年代的新電影運動以來,台片的人文內涵傳統產生許多清新動人的優秀作品,但經營特定故事格局的類型電影則比較缺乏,連常見的愛情主題亦然,就是在這裡,九把刀獨家「熱血愛情」展現出塑造類型風格的價值。

《等一個人咖啡》小說原著以女主角第一人稱敘述所刻劃的靈魂人物阿拓,廣納世間百態盡付笑談的一個溫暖恢宏的心靈,電影角色的塑造不可謂不成功,惡搞、奇幻、深情、感傷多重元素融混,就在女主角一再發問「你是怎麼變的」聲中,成為一片真心映照的愛情魔幻,不能說也不必說的秘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