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想想】 當「公民經濟」成為一種趨勢

友善列印版本

在台灣,當國際化和自由化這樣的詞語幾乎成為一種不必了解內涵,但卻被上升到幾乎是道德層次的不可挑戰的同時。也許很多人並不曉得,一股以「公民經濟」(Civil Economics)為主題,以尋找符合包容、均等富足的新成長模式(New Growth Model)的經濟討論正漸漸成為一股強大的趨勢。傳統的GDP崇拜,將分配不均視為某種刺激經濟誘因的經濟思維,開始受到嚴厲的挑戰。

因為洞見到了過去二十年來全球化下,既有的經濟模式已經不再能夠帶來普遍的繁榮和國民經濟安全的無慮,且,長此以往一旦這股「1%VS99%」的戰爭蔓延開來,更可能危及人類社會的穩定發展。在今年,2014年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年度風險報告中,就把越來越嚴重的所得分配不均問題列為未來十年全球社會最主要的風險之一。世界經濟論壇下的全球議程理事會,則把研究經濟新成長模式列為這個階段的重點工作。有趣的是,即便是在現有經濟邏輯當中的大贏家如索羅斯,都成立「新經濟思維研究所」(Institute for New Economic Thinking),開始投入大量的資源,挹注在大學的經濟學程改革計畫和扶植青年經濟研究者投入新成長模式的研究。

可惜,這樣蔚為風潮的探討趨勢在台灣則尚未成形。過去的幾年來,馬政府經濟思維,始終停留在就全球化談全球化,但至於未來產業要怎麼走,應如何促進高品質的就業,所得分配如何確保人民經濟安全無虞,則看不到具體做法。對他們來說,解決經濟問題的唯一處方,則是萬用白虎湯:對中國更開放,更緊密的與中國的市場連結。於是ECFA取代了廣泛的以ECFA洽簽來佈局國際,沒有溝通、過程不透明的服務貿易協議和自由經濟示範區取代了迫在眉睫的經濟轉型,成為政府經濟作為的全部。相應於全球化最重要的國際競爭力的總體提昇,則看不到任何策略。諷刺的是,凡是對這種思維提出的挑戰,千篇一律的會給打上反對自由化、反對經濟發展,甚至是反商的大帽子,還沒得討論。

面對這樣的情勢,還打算等著政府團隊去做出什麼樣的驚天轉變,又或緣木求魚的寄望既有的經濟模式可以讓成長持續,還能改善深重的分配差距、就業問題,顯然過於天真。面對日益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改變已刻不容緩,台灣也必須開始我們的「公民經濟」議程,透過集體的對話、溝通,共識出一套共利的經濟思維,從而帶動總體經濟模式的轉型。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過去兩年來便提出這樣的倡議,除了以「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的論壇,集合經濟研究者開始相關討論,近期更開始「公民經濟會議」的籌辦。這樣的新成長模式的倡議推動,最主要的理由就在台灣社會必須充分認知:現有的經濟模式不但已經不再具有推動台灣經濟持續發展的動能,國家在缺乏方向感的情形下持續投入資源去維持這個不效率的結構,後果就是造成更多的相對剝奪和社會矛盾,而成長機器的不效率和社會矛盾的加深,則更只會拖垮成長已然遲緩的經濟。

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就必須好好的思考,記起教訓,並且開啟對話,誠實的面對包括人口老化、人力資源和教育、第三波工業革命和產業轉型的對應、能源安全、工作品質和勞動權益、全球化和兩岸挑戰等等關鍵問題,廣泛而深刻的讓這個國家經濟結構中不同部門的公民可以充分的討論,相互認識立場,揭露問題,並且共識出對國家發展共同方向來。以「公民經濟」取代唯成長思考,卻不足以福利每一個人的傳統經濟思維,帶動台灣成功的進行新階段的經濟轉型,是該成為趨勢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