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傳媒將面對十年大變

友善列印版本

話語權是現代政治的重要工具,也是政府政黨政客必爭之地。不管專制政權或民主政府都不可能單倚靠赤裸裸的暴力管治,都必須得到人民一定的認可與接納,不然將寸步難行。

另一方面,話語權也是爭逐政權不可或缺的工具。有了話語權可以設定政治議程,可以為自己塗脂抹粉,可以抹黑政敵,可以轉移視線,還可以合縱連橫搞分化。

在政治變動的關鍵時刻,話語權更是兵家必爭之地,政變領袖固然第一時間搶佔電視台,向全國發表講話,成功熬過政變的領袖同樣急不及待在電視露面說話。四面楚歌的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在國防部長被炸死後,隨即上電視就是要平息失勢的謠言。

要有話語權,報紙、電視、電台等大眾傳媒固然要盡力握在手中,互聯網、手機、apps 同樣不可或缺。香港的過去三十年的政治變遷除了見證主權治權易手,政治體制從殖民地式開明專制逐步開放,各級議會引入民選成份外,更看盡傳媒生態大變,更看盡不同勢力此消彼長,更看盡北京如何逐步以政治經濟力量加強對香港傳媒的控制。

首先是親台傳媒式微及逐步撤出,然後是主流傳媒特別是電視台在統戰拉攏下向北京靠近,越來越多出現自我審查、自我約束的情況。再來就是獨立媒體不斷萎縮,一度影響力甚大的政治刊物如「百姓半月刊」、「九十年代」先後結束。

現在,回歸十五年,香港進入政治變遷的新階段,行政長官及立法會將在未來十年先後步向普選。向來在體制上擁有各種政治特權,習慣透過枱底、密室交易分配政治權力的大財團、專業精英畫按新的遊戲規則從政,要學習控制輿論,爭取民意及選票。

新的政治形勢令傳媒生態出現兩方面的轉變,其一,是北京進一步加強對香港傳媒及民意的控制。除了繼續以政經壓力收編非親中傳媒外,又盡力安插與北京友好的編輯記者加盟原來中立的報章電視成為高層。

老牌英文報章「南華早報」的高層人事安排就非常惹人關注。更由於免費報紙不斷壯大,比傳統收費報紙讀者更多,已有親中財團積極籌辦另一份免費報(新晚報),以擴大親中的話語權,確保特首、立法會選戰不會陷於被動。

其二,是傳媒與不同政治力量之間的結合更緊密,派系色彩更明顯。今年三月的特首選舉戰況之激烈前所未見,候選人黑材料層出不窮,不同傳媒更是壁壘分明,擁唐(英年)擁梁(振英)各為其主,不但全力攻擊對方候選人,更互相攻擊,質疑其他傳媒的中立客觀。

兩份以知識分子為對象的報章──信報、明報之間的爭議以至對簿公堂就令人感到時代變潮流也在變。當然,傳媒相爭反映的不僅是傳媒的不同意見,更是不同政經集團、勢力之爭。往下來政治角力從枱底走上枱面,幕後走到幕前,想保住勢力或在政治上分一杯羹的集團肯定加碼爭取話語權,盡力影響操控各種媒體包括紙上、線上、網上。

未來十年北京固然將盡全力控制香港傳媒,以擴大話語權;香港本土政治勢力同樣將努力染指傳媒,以免落後於人。可以預期,現有傳媒大有可能出現重大股權、人事、立場變動,新的媒體不管傳統還是網上也會一一湧現。剛面世的網路報紙──「主場新聞」只是序幕,未來幾年肯定有更多後來者,肯定有更多新變化。

(本文作者是六十後的一代,一頭栽進新聞前線,在報紙、雜誌、電視徘徊遊走,見識到影像的凌厲,仍相信文字的力量。現為香港蘋果日報總主筆。零八年美國總統大選,曾到芝加哥尋奧巴馬的政治脈絡,直擊第一個黑人總統誕生。零九年代表蘋果日報到丹麥哥本哈根出席 Project Syndicate 主辦的氣候峰會。)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