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多樣性的可能:花蓮在地社區「另類發展」實踐

友善列印版本
佔領立法院的公民運動尚未落幕,身處花蓮求學的我一顆心還是懸著,和立法院的同學一樣別無二致。佔領立法院的前兩週,台北花蓮兩地來回數次,幾乎只要沒課或罷課,就在立法院過夜。然而,繁重的學校課業和承諾的社區教育工作催促著我必須回去處理,我想著在花蓮身處學術殿堂能夠為服貿議題努力什麼?使這場公民運動的力量能夠累積,並持續發揮影響。尚在學術殿堂,大概就是思考,並發展論述吧!
 
圖片來源:維基圖庫
 
針對服貿議題,牽涉層面廣泛,即便做了功課,也無法大膽做出學術預測,僅以在花蓮的生活體驗為例,我想討論發展的迷思與花蓮社區「另類發展」的可能。我討論的發展迷思指的是,政府朝向經濟單一方向自由貿易發展的現況。總統馬英九3月23日與29日的記者會談話,都令公民運動者失望;我特別關注馬英九為服貿護航的經濟論述,他堅稱服貿不通過,將嚴重傷害我國貿易自由化的努力。其實馬英九說的是事實,自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政府陸續規畫更多的自由貿易協定。自由貿易經濟好像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加入了就難以逃脫。政府宣導不加入會傷害台灣經濟的整體未來,自由貿易協定絕對利大於弊;我質疑經濟為什麼在政府運作中只剩下貿易自由化的發展方式?
 
還記得29日當天我和爸媽一起在看記者會電視轉播,爸爸說:「馬英九一直說什麼P,我都聽不懂!」其實是《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也就是政府掉落自由貿易經濟黑洞的未來規畫。記者會當中,馬英九引用中央銀行、商總與台達電的言論支持服貿,我想問馬英九怎麼就無法引用農民、勞工等團體的言論呢?難道一味追求自由貿易所致的經濟發展,就可以犧牲社會的公平正義嗎?簡言之,政府規劃的發展方式,就是經濟成長而且是僅僅圖利特定產業、財團的做法。如果不是這場公民運動,政府可能繼續成功地灌輸公民自由貿易經濟是發展的唯一可能,經由思考經濟單一發展的現況,我在想發展有沒有可能透過經濟多樣性達到呢?因此,產生了另類發展的想法。
 
接著,我想說明一個花蓮社區另類發展的方案。東華大學行之有年的社會參與課,初衷是師生向在地社區學習,並在大學課程中實踐社會責任,師生透過長期陪伴社區,與社區居民共謀生活改善的方式。幾年下來,多樣的方案可以參見《教育小革命》 。
 
我在進入東華大學後,在指導教授余慧君的帶領下,開始進行「光復生活共學平臺」方案。起初,眼見社區許多父母周末要工作,小孩只好終日在外閒晃,不如把社區小孩集合起來,一起學習學校以外的知識,如:兒童廚房、戶外體驗教育與社會時事等。近來,我們在光復鄉的走讀課程中,總是見到農民對於無法銷售出去的農作苦無對策,與小孩討論,異想天開地製作天然酵素清潔液,並在在地的創意市集銷售,成績不錯。當然即便銷售成績不錯,仍然有所侷限,天然酵素清潔液的製作過程耗工、耗時,難以與大量生產清潔劑的低價相比,要建立起在地消費的習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然而,以天然酵素清潔液為例,不只是在地經濟的另類可能,還有生態價值與小孩的創意價值,可能突破單一發展的現況。另外,針對服貿議題,我讀了一個由獨立教育工作者繪製的繪本故事《交換》給小孩,並與他們討論。
 
他們提出許多想法,有一個小孩建議分散風險,還是要保護在地產業,何不一半開放、一半保護呢?有一個小孩認為不需要開放,好像我們在鄉村的日常生活一樣,雖然沒有很多選擇,但是很幸福呀!
 
從小孩的眼睛看世界,讓我發現其實自己已經在多年的教育體制下規訓了多元發展的可能,政府在政治、經濟思想的控制應該相當成功,我們誤以為自由貿易只是唯一,透過在地社區教育實踐,看見自己不足,對於服貿議題,先從批判自己思考的限制做為起點,接著就繼續另類發展的實踐吧!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