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想想】夏隆,一個「英雄」和「屠夫」並存的一代梟雄

友善列印版本

中風8年後,以色列前總理艾里爾·夏隆(Ariel Sharon)11日在特拉維夫謝巴赫康復中心辭世,終年85歲。《耶路撒冷郵報》報導稱,以色列政府將為夏隆舉行國葬。

自2006年1月中風昏迷後,以色列媒體對夏隆的評價如潮水湧來。即便以色列國內左右兩派對夏隆的觀點南轅北轍。但其英雄形象卻深植在以色列人的腦海中。

夏隆宛如一位捍衛以色列國家安全的「大長老」。一來,他賦予了以色列人的安全感來源;二來,這種安全感又來自他的英雄本色。父親與英雄,是夏隆在以色列人印象中的一體兩面。

在特拉維夫大學任教20年東亞系教授張平曾撰文分析,以色列第二代領導人可被歸類為「英雄世代」。這是一代在戰火硝煙裡確立自己政治地位的領導人。在過去半世紀強敵環伺的險境裡,像夏隆這樣的「英雄世代」,對內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對外身先士卒,斬將擎旗。依靠輝煌戰績,積累龐大的政治資本。因此,「英雄世代」的領導人多出身職業軍人。

這種軍人本色的政治資本,來自於其生長背景。1928年出生的沙龍,其父母都是狂熱的猶太復國主義者,信奉「武力至上」法則。夏隆的父親沙廖爾更建立起一個準軍事組織「加德納」,對抗當時同在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的排猶活動。

父親獨特的性格和處事方式對沙龍影響極大,14歲那年,他參加了「加德納」,在與阿拉伯人的頻繁械鬥中,練就一身膽量。夏隆也加入了猶太人地下武裝組織「哈加納」。1945年,夏隆身為未來猶太軍官的種子精英,開始接受正規軍事訓練。

1967年的「六日戰爭」,是夏隆在以色列人心中奠定「英雄」地位的轉折點。在夏隆出奇制勝的指揮下,以色列軍隊大舉擊敗埃及軍隊。

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中,原本退役的他又重披戰袍。夏隆的部隊開赴西奈半島前線,提出「以攻對攻」的作戰計畫,甚至帶頭衝鋒,不管頭部受傷,包紮繃帶後繼續作戰,鼓舞了以軍士氣。最終,他將埃軍王牌第21裝甲師幾乎全部殲滅,一舉扭轉戰局,被外界稱為「以色列的巴頓將軍」

在這幾場關鍵戰役,夏隆以「拳頭就是硬道理」,鞏固了他在以色列「猶太之王」地位。在支持者眼中,他是以色列的守護神;但看在絕大多數巴勒斯坦人眼中,夏隆的強勢、嗜戰成性,等同「屠夫」。

1982年,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的夏隆又指揮第五次中東戰爭,攻入黎巴嫩,企圖剷除以該國為大本營的巴勒斯坦游擊隊。但也背負了在黎南的巴勒斯坦難民營集體屠殺事件的罵名,最後被迫辭去國防部長之職。

但夏隆的仕途並未因此受損。1999年,夏隆出任以色列利庫德集團領導人。時任工黨總理的巴拉克正釋出橄欖枝,積極和巴解組織領袖阿拉法的和談。但巴拉克的「以土地換和平」妥協政策,竟被阿拉法特拒絕,反倒激起以色列強硬路線的大反彈。

夏隆就是當時「以安全換和平」的強硬派領頭羊,甚至用「強硬派中的強硬派」形容夏隆,都不為過。

2000年9月,面臨國會大選將至的夏隆,在數千名以色列維安人員層層保護下,強行訪問被阿拉伯人視為「尊貴禁地」的耶路撒冷舊城聖殿山地區。盡管只是幾小時的旋風式造訪,卻引爆巴勒斯坦內部極大的焦慮和抗爭。巴勒斯坦人把夏隆的政治動作,視為以色列將「佔領」聖殿山的前奏曲。

以色列強硬派和巴勒斯坦激進派的對決,為當時原本奄奄一息的巴勒斯坦恐怖組織哈馬斯,挹注了強大的興奮劑,並揭開了長達5年的「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the second intifada,2000-2005)序幕。

當巴方對以色列的各種武裝攻擊越頻繁,以色列的反擊力道就越強悍,最後形成無止境的惡性輪迴。

選前強硬、敏感的大動作,卻讓夏隆廣受國內主流聲浪的支持,當選以色列總理。他擔任總理的任期(2001-2006),幾乎和「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一樣長。

夏隆堅決反對「在以色列領土上建立一個自治的巴勒斯坦國家」,並熱衷於在巴勒斯坦興建更多的猶太人屯墾區。他更認為,若能在巴勒斯坦建立起可容納200萬人的猶太屯墾區,以色列才能獲得足夠的安全保障。

有鑑當時的恐怖攻擊越來越多,夏隆政府也決定,在巴勒斯坦地區大舉築起「隔離牆」(segregation wall)。一方面保護猶太屯墾區居民;同時,也嚴格限制巴勒斯坦居民自由進出以色列境內,儼然形成了「一國兩區」現象。

這些強悍政策盡管加劇了以巴雙方的隔閡、讓兩造零星衝突不斷,在以色列人眼裡,自殺炸彈恐怖攻擊驟減的數據,卻是不爭的事實。

夏隆毀譽參半、極富爭議的作法,讓支持他的(以色列)人,愛之如父;恨他的(阿拉伯)人,憎恨他如劊子手。

但對以色列人而言,因輝煌戰功的梟雄角色、捍衛國家安全的嚴父形象,奠定了以色列在中東地區存活,強大發展的現實基礎,夏隆值得以色列上下以國葬的高規格,緬懷他。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