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想想】過度忌口是一種自虐儀式

友善列印版本

你有沒有什麼東西不吃?不是為了口味與偏好,比如美食節目大口吃台灣裡的日本主持人阿松那句招牌吩咐「不要香菜」,也不是為了宗教或民俗理由,比如不少台灣長輩不吃牛肉,而是為了養生保健,怕三高怕傷肝傷腎怕罹癌而刻意忌口。新上任的食品藥物管理署長葉明功就是這樣一個人。媒體報導,他因為妻子罹患高血脂疾病,近十年來在家吃飯都不吃油,鹽和醬油。

豬油、味精、泡麵,大概是三大養生敵人吧,也有人不吃鹽酥雞、速食店的漢堡炸雞可樂薯條,或者避開花生的黃麴毒素、豆干的防腐劑、小黃瓜的農藥、深海魚的重金屬,不敢碰醃漬品,醬菜豆腐乳臭豆腐什麼的,害怕香腸培根的硝酸鹽,避開一切色素連紅紅綠綠的巧克力糖都不吃,當然動物內臟、雞皮鴨皮更不用說了。

大概找不出幾個人完全不忌口,舉起筷子湯匙將食物送入體內之前,腦海不浮現自己編纂的那本,大部分是道聽塗說少部分是個人詮釋只有一點點醫學根據的防毒抗癌護肝愛腎的忌口手冊吧。每當傳出一項食安事件,或者大家在講那裡驗出什麼超量,這裡發現可能致癌,臉書上email裡,有人用禁止通行的標誌框住了某種食物,就趕緊複製貼上在那本個人養生寶典裡。

不可能沒有忌口的,在現代社會。人有錢了以後就會怕死,想要長生不老百病不侵,企圖尋找仙丹妙藥,阻斷生老病死的循環;資訊時代,養生保健訊息無孔不入,大部分人又沒有夠多的醫學常識,很容易助長光怪陸離的忌口習慣;再加上養療保健產業商機無限,商人變裝為專家,用恐嚇式傳道式語言,把吃這一件事弄成了宗教般不可須臾褻瀆的莊嚴偉業。

不要亂吃,否則會死掉。不敢喝水龍頭的水,說氯味太濃,不敢用鋁鍋說會失智,不敢用微波爐擔心基因突變。林林總總讓人眼花撩亂的忌口守則,有時繁複到不能恪遵,於是很自然的,人們簡化出了一個原則:顏色鮮豔、油油亮亮看起來十分美味的,不能吃;不能保存容易臭酸的代表沒防腐劑,醜醜爛爛坑坑疤疤的沒農藥;不要吃太鹹吃太油太甜,但「太」這個字每個人心中各有一把尺,弄到最後只有「零」,零鹽零油零糖,不會太鹹太油太甜。

越難吃的,越健康。自虐原則。

很可怕的,完全不吃鹽不吃油。不吃鹽油糖這些添加物不會妨礙健康,這是無庸置疑的,因為在文明出現以前,人類根本沒有這些東西,這些添加物的發現,主要是為了美味,讓東西更好吃,而非營養必需。

但那是石器時代的事了,在現代社會,完全不吃鹽不吃油,每天吃燙青菜還不能沾醬油,是一件奇怪的事。

其實也很容易理解,所有的過度忌口都有一樣的潛意識動機,就是靠著嚴格到密不透風的忌口行為、吃難吃食物來自虐,自虐代表禁慾,而節制慾望的人比較不會受上天懲罰。生病,是一種上天的懲罰,石器時代的思維就是這樣。當然過度忌口,也是一種強迫行為,而所有的強迫行為都有自制的意涵,守秩序很小心隨時警戒,可以帶來安全感。

大人們愛怎麼忌口,再怎麼可笑的自虐儀式,都是自由選擇,只是苦了小孩。大人沒有權利剝奪小孩的味覺經驗,味覺記憶是很重要的生命內涵。吃這件事絕對不只是為了活下去,因為你不是活在石器時代。

 

【相關新聞】

食藥署長 葉明功家沒油鹽 菜用水煮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