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糖衣下的台灣漢文化

友善列印版本

10月19日時,蔡英文出席了《鹿耕講堂》─「在台灣談中華文化」活動問題時說,台灣文化的特色就在於她的多元性。先民懷著希望來到一片新的土地拓墾,經歷了近代史上眾多的波折到國民黨在台的「中國化運動」,在這樣的脈絡下,台灣受到了多國文化的影響,而其中中國傳統文化更是深入這片土地。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在介紹台灣時都會強調我們的多元性,然而,雖然我們一直打著多元文化的旗幟,但是,事實上,只要說到台灣的文化,許多台灣人仍然會返回指涉「中國傳統文化」,他現在有一個比較中性、漂白的名稱「中華文化」或者「漢文化」,為我們的根基,並且強調我們的「正統性」。

在政府強調客家文化時,或許他們也忘記客家文化也是「漢文化」的脈絡之一,原住民文化也只是官方觀光賺錢的手段,而逐漸壯大的東南亞移民文化在一般台灣人心中早已貼上了負面標籤。這樣的我們,有什麼資格談論自己「多元文化」的本質?一切都只是口號。

再說,如果漢文化只是台灣多元文化的其中一環,台灣的漢文化和中國的「漢文化」該如何區分?如何定義台灣的漢文化?大抵上,雖然有簡體字和正體字的差別,然而基本上還是書同文,說同語,就連文藝創作中的傳統脈絡都是互通共享的。

台灣由於對於多元文化曖昧不明的態度,深刻地阻礙了文化創意的發展與行銷。當我們自己緊抓住連我們自己都無法區分與中國不同的傳統中華文化時,又如何有抓出自我定位的可能,在文化產品中表達自我「多元獨特」的精神呢?

當每個多元文化都只是中華文化根基上的次等單位而不是完全融合,這真的是多元文化嗎?說到底,台灣的文化還是被劃入了所謂「大中華文化圈」而成為中國文化下的另外一個支脈罷了。

在《自然論》的契子中,愛默生如此說:「我們的年代非常具有回溯性。他建造了前人的墳墓。」而他又說:「這裡有新的土地,新的人民,新的思想。讓我們創造自己的作品,法律和信仰。」。

許多時候我們忽略了在他摒棄傳統文化教條時,熱愛美國的他,卻汲汲建立一個屬於美國自己的傳統文化。也就是說,愛默生亟欲脫離的傳統文化可解釋為是英國傳統下的「殖民文化」。

在第四章《語言》中,他進一步指出「人類的腐敗來自語言的腐敗」。就一個脫離殖民母國獨立近50年的年輕國家而言,他們書寫著與英國相同的文字,說著一樣的語言,在這樣的難題下,如何建立起自己的Niche,只有摒棄殖民母國留下來的傳統,尋求和土地自然的結合,才可以如他在契子所述建立所謂的「美國神話」(The American Myth)。

愛默生在《自然論》中所倡導的精神,鼓舞了許多美國人,更有了現在的美國文化,一個完全迥異於英國傳統的精神。反觀有著與美國相似背景的台灣,如此精神卻淪落為被歸類在本土/激進份子的偏差言論下。蔡英文在座談中最後的結語是:90年代民主化以後成長的新的一代,有別於過去黨國教育下的我們,有著完全自由民主環境下成長的根底,沒有歷史、政治意識型態的太多包袱,更能夠客觀而全面的看待及獨立思考漢學、漢文化,以及它對台灣的意義和影響。

今天台灣的漢學、漢文化的研究,正展現一個全新的可能;我相信對於漢學研究來說,更是一個全新並且無窮的機會。但真是如此嗎?我們真的有辦法將龐大的五千年縮小為一個構築台灣文化的一個小螺絲釘嗎?我抱持著悲觀的看法。

在台灣,國民義務教育中仍然充斥著各種中國傳統文化的印痕:小學開始的三字經、中學的論語、高中的四書五經,如此環環相扣。雖然我們這些90年代生長的一代看似沒有「歷史與政治意識形態的包袱」,但是骨子裡已潛移默化了國民黨在台灣執行近五十年的「中國文化」運動。要如愛默生一般拋棄「傳統文化建立自己的傳統文化」在台灣似乎除了需要極大的勇氣更重要的是深切的自覺能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