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同屬中華民族?

友善列印版本

馬英九在國慶演說中,指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就這句話而言,有必要進行討論與釐清。

首先必須就「中華民族」這個意義不明的政治詞彙進行闡釋。「中華民族」原是梁啟超提出,指涉對象不明,有時指稱漢族,有時指中國境內所有民族。然在〈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1905)一文中,確切表示「中華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實由多民族混合而成」。這代表:所謂「中華民族」,是國族(nation)而非民族(ethnos/ethnicity),代表一種國族主義(nationalism)與國族建構(nation building)的政治意識形態。

國族主義的核心是國族認同,亦即一群人被視為或自認屬於某個國族成員的趨向。「中華民族」的國族建構以「炎黃子孫」為論述中心,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1997)詳實說明晚清「炎黃」論述與國族認同的建構過程;王明珂〈近代中國炎黃論述〉(2006)也詳實考察滿、蒙、回、藏等民族,如何被納入原以漢族為建構中心的「炎黃子孫」範疇之歷史過程。除了梁啟超「多元混合」論,楊度「文化族名」、章太炎「漢族中心」、孫中山「五族共和」等,皆是此國族論述下的產物。

然而,「漢族」是否為「一個民族(ethnos/ethnicity)」,本身就是值得懷疑的。從民族學的角度來看,各地漢族所展現的語言、文化歧異性,實難被稱為是「一個民族」。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族政策架構中來看,它將非漢人群分為五十五個少數民族(nationality)而非民族(ethnos/ethnicity),也才會產生穿青人、白馬藏人等「未識別民族」(nationality)。這顯示「少數民族」是政治概念,即使它存有某種程度的文化基礎。族群性(ethnicity)雖非國族建構的必要條件,卻是國族認同的建構基礎,當國族的民族基礎薄弱時,國族主義會展現更強烈地由上而下、政治強加的特性,忽略人群的主觀認同與文化內容。

確立「中華民族」是政治詞彙,就必須以相對應的概念對話。習慣上,台灣人被區分為四大族群(ethnic groups):原住民、河洛人、客家人、外省人。族群近似於民族,涉及根基於文化之上的相對關係,那麼,能與「中華民族」對應的即是「台灣人」的國族概念。「台灣人」包含上述「四大族群」,是大於民族的範疇,屬於國族。

「台灣人」這個國族範疇,包含著來源迥異的民族。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在語言、文化上所展現的差異與漢族大相逕庭;除此之外,河洛人、客家人、外省人,則都屬於漢民系,其差異小於原、漢差異;然而在語言、文化習俗上,河洛人、客家人、外省人卻又不屬於「一個民族」。在這個層次之上,「台灣人」確實屬於國族範疇,不必避諱。

即使林媽利《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2010)以DNA角度,論證台灣漢系住民與原住民之間的血緣親近性,試圖在種族(race)的層次上說明台灣人與中國人之差異、合理化「台灣人」的民族根基,卻也忽略「台灣人」確實是國族範疇的實然問題。史明〈台灣和中國,什麼是「種族」?什麼是「民族」?〉(2013)雖然試圖區分種族,並在他所謂的「民族學」基礎上理解「民族」,卻又忽略民族與種族基礎,僅以政治命運、經濟利益等國族條件定義「民族」,本質上也是國族論述而非民族論述。林媽利和史明都混淆了國族、民族、種族的層次與內涵,忽略這三者所強調的面向根本上是不同的。

「中華民族」和「台灣人」,是兩個同屬於國族層次的政治語彙,當TVBS的民調,顯示出75%的台灣民眾自認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時,馬英九卻表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就是背離群體認同,也忽略這兩個國族範疇各自迥異的民族學基礎與國族建構脈絡。兩岸人民是否同屬中華民族,不論在國族、民族、種族的層次,都能肯定的否定之。

※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

想想論壇〈數字台灣:台灣人的國族/國家認同變化〉

※史明〈台灣和中國,什麼是「種族」?什麼是「民族」?〉(臉書連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