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想想】「日式體貼」的視角:來自香港的謝罪文與求救訊息

友善列印版本

有一種「體貼」,常會在日劇中出現,便是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學習聆聽與讀解出那個不方便說出、抑或所謂委婉與彆扭表達的「求救訊息」。或許,這是來自於日本社會與人際交往,乃以「唯恐麻煩別人」為主旋律,於是,此種「日式體貼」,遂常可在日劇中發現。

此種所謂「日式體貼」,恰可為「他者關懷」之心情提點。例如,頗為經典的發揮,則以2009年日本富士電視播放的《Voice~亡者之聲》一劇,法醫透由解剖專業,以貼近亡者角度心聲,藉由書寫在遺體上頭的顯微特徵,聆聽往生前未曾言說的聲音,並傳達給生者家屬與友人知曉,了卻死者遺憾,同時體貼生者之心。換言之,連亡者那份死亡前的心情,都可探知聆聽之時,遑論活跳跳的人呢?!

9月3日,由香港網民、議員在網路上集結三百位小額捐款,分別在香港與台灣購買廣告;如果,上述「日式體貼」有值得學習之處,那港人在台刊登的那份「給台灣政府和人民的一封公開信」,不妨可將其當成一種委婉的港人「謝罪文」與「求救訊息」來理解把握。

從亞燦到港燦?

在台灣刊登的這份名為「給台灣政府和人民的一封公開信」,以家醜不怕外揚的心情,痛陳香港在中港融合下的慘況。內容宛如以自身為鑑,剴切地提醒台灣人民,勿蹈香港之覆轍,並提醒中台經濟融合的可能災難。此種自曝家醜的貶低,若曾經驗過港人過往那份「東方之珠」的驕傲感者,絕對會產生絲絲的違和感。

事實上,香港是舉世知名的經濟動物,以經濟利益為主要行為判準與動力。早年,港人的驕傲,伴隨著令人豔羨經濟成就、國際都會、以及風靡亞洲的娛樂演藝文化的輸出,攀上高峰。因此,10年前的港人,不要說對台灣「本土化」的理解,遑論支持或同情「台獨」的聲音,幾乎難覓;畢竟,「拼政治」的台灣,看在「拼經濟」的香港眼裡,是很low的。

然而,2003年的愚人節那天,幾乎與香港從「臭」港翻身為「香」港同步的藝人張國榮的跳樓自殺,以及同月中旬的出殯那天,街道上兩旁擠滿了送終民眾。雖然,民眾臉戴口罩以防SARS的突擊,但從那哀戚與悲不可抑的臉龐,突然讓人驚覺,港人驕傲的幽微情結,似乎也隨著張國榮的殞落而消逝。

那時,從1979年一齣港劇的角色演變成對中國人的歧視稱呼「亞燦」,早隨著中國經濟的火紅崛起,反轉成「港燦」了。

港人的委婉謝罪文?

1998年金融風暴後,香港經濟持續低迷,連續50個月的通縮,再加上SARS的肆虐,北京開始從2003年推出一系列以「救港」為名的中港經濟融合措施。此後,香港社會開始大幅走樣,港人生活地景逐漸變化,終至不可忍受之地步。原可滿足港人日常生活所需的多元店鋪,變成清一色的藥妝、金舖、名牌精品……  等;租金不斷攀高趕走常民經濟的小店家、街道地鐵全天候的擁擠。再者,中國資金炒高樓價、無章法的中國移民政策讓港人醫療、就學甚至嬰兒奶粉權都深受排擠。

終於,港人才驚覺,發展有兩種,一種是以「本土利益」為優先,另一種則是「中國利益」為考量。以前從未聽聞的本土運動、甚至香港自治運動的呼聲怒吼,便在此背景下開始發出。於是,同樣身受中國恫嚇的台灣,其本土化運動的語言、論述與主張,終於成為港人學習跟挪用的資產。於是,港人同情、支持台獨的人就越來越多,至於對政治畏懼參與的港人,便以「港人瘋台灣」的微旅行,表現出對中港融合的不耐與不愛。

因此,此份公開信的意義,某種程度便可視之為一份遲到的港人「謝罪文」哩

港人的委婉求救訊息?

如同,日本的恥感與謝罪文寫書,便內涵著透由書寫得到更生之意,這份宛如港人「謝罪文」的公開信,其實也是希冀透由對台灣本土化與台灣主體的遲來肯定, 委婉地發出一種「求救訊息」。

隨著香港本土化或自治運動的展開,港人早已隱約感受到台獨或台灣本土力量的大小,間接保障了「一國兩制」的落實度,一旦香港失卻對台灣人民展示「一國兩制」之樣板作用時,中港之間的兩制將只剩下「北京一制」。這是為何香港本土運動的人士,會在台灣刊登此封公開信的潛台詞。

半世紀前的英國政治家理查•克羅斯曼曾言:「魔鬼一度住在天堂,沒有見過魔鬼的人,遇到天使時也認不出來。」以身試法後的港人,終於知道自治、獨立與本土化,才是救贖的天使;但此時他們也才驚覺馬邦伯政權,早已轉向親中、去本土化,與掏空台灣主體性的道路,並讓香港「一國兩制」的樣板作用,提前作廢。

遲到的香港本土化運動,以此封公開信展示自身難堪,就如同是對當年港人否定台獨與台灣本土運動告罪一樣,並重邀台灣人民,共舉本土化的大旗—讓本土利益優先吧!

當我等用此種「日式體貼」角度來讀解與看待港人自發的「公開信」之時,若要讓「台灣最美麗而非最醜陋的風景是—人」可以成立的話,那回應這份港人委婉的「求救訊息」的最好方式,便是不斷地深化本土化與堅持台灣優先的道路。畢竟,在海的那一端,台灣主體的堅挺程度,以及與中國的距離,也將深刻地牽動香港自主迴旋的政治空間,以及「一國兩制」的保鮮期限呢?!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