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衫軍與社會性知識

友善列印版本

一次公民運動的風暴之後,有些人急著給予這次運動戴上皇冠;也有些人則心頭酸酸,嫌不夠具體、不夠有衝勁,甚至批評這次運動的中產階級傾向。然就知識社會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倒是可以審慎而樂觀。

就知識社會學的觀點,這次活動是由常民知識─臺灣男性共通文化,軍中經歷與特殊情感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活動。在一開始即有眾多「軍中經驗的常民專家」的出現。吳念真導演「這些決議的人、同意的人的陰暗面,也絕對比他帶一支違規的手機的問題大上幾百倍!」一番話,是此知識的經典。

對於很多人而言,這次事件又喚醒了那些在軍隊裡不堪的回憶:人治社會、背黑鍋、造假、遭受凌虐……,而這些「集體記憶與經驗」為社運行動提供了最基本的共通的語言。然而如何由特殊經驗擁有者的共識,跳躍成為臺灣社會的共識,其關鍵在於,自發性公民團體的行動─公民1985行動聯盟的一個抉擇。他們決定這場運動應該由「穿過迷彩服的人」的運動,轉變成為「身穿白衣人」的運動,象徵著在意義的共識層次,允許更多人來參與。無兵役經驗男性、女性與母親自此受到邀請。當然,媒體的大量曝光與每天的新進展成功的塑造出話題性,但更重要的是,在這個話題裡,「每個人都可以是專家」,藉由自己與身旁人的經歷,每個人都可以「感同身受」。

這些還不足以成就浩蕩的民意。在7月20日包圍國防部的行動算是小試牛刀,證明了「萬人響應一人到場」的憂慮是多餘的,而這場活動起了展演性(performance)的政治作用,向更廣大的臺灣社會展示:站出來並非難事,你也可以做到!另方面,經由律師,法律專家的協助,讓情感、記憶與經驗進入到另外一個制度改革的層次,讓大法官解釋、專業理性知識夾雜進入既有的常民知識之內,讓社運充滿了情感又具備論述。偶然性出現的「你敢有聽著咱的歌」賦予了活動高大的靈魂,歌曲的傳唱讓社會巨靈的面貌更佳清晰。自此,夾雜著展示性的影像、集體的經驗、情感、論述、記憶與靈魂的白衫軍儼然成形:當政府與政黨都不被信任時,人民只能相信自己的力量!

本文認為審慎的部分是,如近期大埔案、服務貿易協定、核四爭議等議題是否具有如此的「共通性經驗」基礎,不無疑問,而缺乏共通性經驗特色的議題如何透過傳播、經驗營造與組織動員的力量去創造向心力,是有待解答的問題,也往往需要長期的耕耘。另,在長期、大量資訊暴露下,當改革力量轉進進入制度改造的層次,失去了主流媒體的關注後,是否會產生健忘與厭煩等症狀?是否能持續提供不同的觀點、論述與議題,則考驗著網路小眾媒體的能耐,此亦有待驗證。

樂觀的部分是這次事件讓許多以往沒有社運經驗的人站了出來。「社運經驗」作為一項「社會性的知識」,一如英國社會學者Brian Wynne所認為,「一旦獲得了後,不易消失,容易成為一項自我詮釋的材料,給予行動者具有生命意義的賦權。」這將能夠作為下一次社會行動的基礎與燃料,替下一次街頭的再相會許下默默的約定。據此,新社運世代是否來臨的問題依然未解,但,我們應當對這次行動的外溢效果賦予期待。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