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台語變形記

友善列印版本

相較於1962年台語片流行時期根據「國語影片獎勵辦法」設立的金馬獎,1990年設立的金曲獎,因其語言類別在「國語」之外另分出台語、客語、原住民語,而較能反映在地文化實況。

由於語言人口、市場大小、作品質量等因素,金曲獎最佳歌手給獎和「國語」類別一樣區分出男女的只有台語,兩大語言成鼎足之勢,2002年和之前「方言」類別未再細分前,最佳演唱人大抵皆為台語歌手,最早兩屆金曲獎未做語言分類時,江蕙和洪榮宏更分別擊敗當紅「國語」歌星,獨得最佳女/男演唱人頭銜。

然而,在中國國民黨政府獨尊「國語」的強制語言政策下,做為台灣最大族群語言的台語,台語文化「變形記」每天早上在台語人睜眼醒來時不斷上演。2008年金曲獎台語歌後詹雅雯表示不唱「國語型」的台語歌,因為怕爸媽「聽不懂」,就是一種抵抗變形的努力。

所謂「聽不懂」,有歌詞咬字的因素,也有旋律音韻的因素,而兩者是交互滲透影響的。「聽得懂」的台語歌謠與唸歌說唱傳統,可以先發出字詞本音再轉音配合既定曲式,語音樂音彼此增益同展風華,富饒細膩的曲風情調和語言豐采,台語人自然聽得不亦樂乎。

台語人的這層喜好,面對詹雅雯所說的「國語型」台語歌,自然會有所抗拒與保留,如何能似懂非懂、不懂裝懂?這是台語人聽聞一口字正腔圓「普通話」的中國上海人拿下金曲獎最新台語歌後頭銜的鹹酸甜感受。以一個不諳台語的中國歌手在一首台語歌曲所可以撐出的表演空間裡,最好的表演想必就在「國語型」台語歌的極致表演風格了吧!

如此一來,台語人的plaisir,台語人的jouissance,茫茫渺渺啦!

台語歌「國語化」,在台語文化界是個老議題,金曲獎五任台語歌後江蕙也不能免。如2008年底,江蕙發行新專輯《甲你攬牢牢》,黃國倫評論「感覺江蕙被文藝氣質『攬牢牢』,施展不開」,質疑「江蕙好似只有一個味道?好聽卻不感人?」,負面評語一出,可以想見,引來蕙迷圍剿,批評黃國倫是「不懂台語歌之美的人」、「講評時請先研究透徹台語歌」雲雲。

其實,黃國倫評論江蕙歌曲逐漸「國語化、都會化、文藝化」,是很中肯準確的觀察。江蕙歌唱「藝術」的風格演化,擁有不同世代與社會階層的感染力,卻也相當程度卸下了「台味」   。

黃國倫認為「國語式的常失味」,而「演歌式的太濃烈」,然而 台語演歌擁有特殊的那卡西走唱背景,和台灣基層社會的實質連結,是一種鮮明的文化印記與台式風格,演歌一奏就「台味」十足

如果不急著建立某種精緻、都會、「國語」品味的台語歌曲「變形記」,就認認真真爬梳台語流行歌史,黃乙玲宛如台語歌簡史的專輯《一人一首成名曲》(2002)是不錯的選單,24首歌曲中,除了鼎鼎大名的沈文程《心事誰人知》、洪榮宏的《一支小雨傘》、金門王與李炳輝的《流浪到淡水》、潘越雲的《情字這條路》等名曲之外,其他從1950年代洪一峰的《思慕的人》開始、集中在台語歌復甦期的1980年代和飛揚期的1990年代各家名曲,原唱者包括早期的江蕙、陳盈潔、陳一郎、張秀卿、王識賢、陳雷、龍千玉、孫淑媚、羅時豐、陳小雲等,是台語人熟悉的系譜,「國語人」難以用一張參賽作品表演撐出來的文化空間。

今年來自中國的新科台語歌後,代表的是「國語型」台語歌曲的勝出,而非某影評人(兼樂評人)所謂「一個大陸上海人願意唱台語歌,難道你們不覺得某種政治意識形態來看,台灣完全勝利嗎?」以這種奇怪膨風的自信觀,如果放在台灣電影史來看,難道中國國民黨經營的中影公司出品的電影願意講台語(新電影),造就台語版「健康寫實片」,就是台灣完全勝利嗎?

再比如,如今完全執政的中國國民黨政府高層願意上台紆尊降貴講台語表演一番,就是台灣完全勝利嗎?

 

差得遠了吧!

作者